英國19世紀小說家珍・奧斯汀的小說充滿機智又不失優雅的對話,經久不衰,屢屢被改編電影或影集。學者也熱愛挖掘奧斯汀生活與時代的細節,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盧瑟教授發現,奧斯汀的家族與英國的奴隸制有著錯綜複雜的糾結關係,她的研究刊登於英國文學周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報導,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盧瑟教授(Devoney Looser)5月21日刊登於《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研究,先前奧斯汀(Jane Austen)的父親喬治(George Austen)被揭露與另一個家族的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甘蔗種植園有關聯,盧瑟說那些內容「非常真實」,但「未獲完全描述又被誇大了」。
盧瑟的研究也寫道,奧斯汀的哥哥亨利(Henry Thomas Austen)出席了1840 年英國倫敦的世界反奴隸制大會(World Anti-Slavery Convention),當時約500名代表參加該大會。盧瑟表示她發現這個事實時,「很震驚」。
#OTD in 1850, 12 March, Henry Thomas AUSTEN, brother to #JaneAusten, died in Tunbridge Wells, Kent.
— Shandy (@Dshand74Diana) March 12, 2019
Henry died of gastritis. He was buried in Woodbury Park Cemetery, Tunbridge Wells. pic.twitter.com/jmDa8gDJD6
此外,奧斯汀的另一名哥哥弗朗西斯(Francis Austen)某篇日記寫道,如果那些依賴英國的國家或由英國的殖民地存在任何奴隸制的痕跡,那「讓人遺憾」,而他的這篇日記直到 1900 年代初期才公開。
Jane's brother, Francis Austen, rose through the ranks of the @RoyalNavy, reaching the highest rank of Admiral of the Fleet in 1863. This miniature, painted in 1806, is on display in our current exhibition. pic.twitter.com/ecPCK6kKsN
— Jane Austen’s House (@JaneAustenHouse) October 22, 2018
盧瑟寫道:「這個家族投入的心力與行動發生深刻的變化,從已知的殖民奴隸制共謀轉變為先前未受注意的反奴隸制行動主義。亨利成為奧斯汀家族下一代公開支持政治致力於全球廢除奴隸制的人。」
盧瑟發現亨利的廢奴主義堪稱學術偵探故事:她在手邊進行的研究裡,發現他因寫作與公共事務工作而自稱「奧斯汀牧師」,這讓她踏上了新的研究道路,包括發現他參加世界反奴隸制大會。
The World Anti-Slavery Convention met June 12, 1840 in London. Barred from participation, U.S. attendees Lucretia Mott and Elizabeth Cady Stanton would go on to plan the first Women's Rights Convention in Seneca Falls in 1848. #OTD #WomensHistory pic.twitter.com/9L878ob8cJ
— The History of Socialism (@TheHistoryOfSo1) June 12, 2021
盧瑟說:「我們從珍・奧斯汀的信件知道,她提到喜歡知名白人廢奴主義者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的著作,所以我們知道她閱讀並關心種族問題及種族不公的問題。」
珍・奧斯汀留下的6部不朽長篇小說對於人性及情感關係有著敏銳觀察,但並未著重探討時事。然而,《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提到了奴隸制,《愛瑪》(Emma)裡兩個角色之間的對話提到廢奴及販賣「人肉」。
1807年,英國宣布奴隸貿易不合法, 1833 年宣布奴隸制違法,但某些領土除外,但後來的法律全面禁止奴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