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G7「康沃爾共識」將因美中寒戰黯然失色

2021-06-21 07:10

? 人氣

2021年6月13日,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首度提及台海局勢(AP)

2021年6月13日,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首度提及台海局勢(AP)

中國因素聚焦力有限

七大工業國(G7)2021年高峰會已於13日在英國度假勝地康沃爾閉幕,提出了《我們共享更好的重建全球行動議程》(Our Shared Agenda for Global Action to Build Back Better)公報。公報長達25頁,包括結論,洋洋灑灑地列了近70點主張。與臺灣媒體用放大鏡觀察得到的「中國中心論」有些落差,這篇長文僅提及「中國」4次。而且不出意外地,許多方面都是重複早前日本首相菅直人與韓國總統文在寅訪美時強調的幾點:重視臺海穩定、鼓勵臺海和平解決、關切東海南海緊張情勢,尊重新疆與香港等地基本人權,外加推動WHO專家建議的「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二階段病毒溯源「研究」(study,而非「調查」),以及抗衡中國在貿易方面的「非市場」(即國有經濟等)政策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西方媒體報導,拜登總統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實踐「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 again)的承諾,以重回領導全球的目標(America leads again)。對這些要求而言,團結傳統盟國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以修補被川普大肆破壞造成的聯盟漂流與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瓦解亂象。從象徵層面與工作關係重建層面來看,美日、美韓峰會、G7康沃爾峰會與後面的美歐峰會、北約峰會算是挽回了川普丟失的一些基本分。加上美國疫情受控(從4月的每天6萬例,降到目前每天約9千例,每週死亡降至200例以下),疫苗大量生產且順利施打,已有餘裕開始捐輸外國,此次G7亦宣示將於一年內捐助10億劑疫苗給貧困國家;此亦有助於彌補原本替西方發動「疫苗外交」對抗中國、卻後繼無力的印度生產缺口,鞏固美國全球衛生事務的領導地位。

「中國因素」這次聚焦力不如華府期待,從「俄國」在公報中出現7次,多過中國3次,也可以看出。如果加上後面的北約聯合公報,雖然「中國」首次躍升為重點「之一」,也照例要提臺海南海,但中國作為「挑戰」(challenges)出現於公報10次,俄國則仍是北約的「威脅」(threats),出現61次。足見在全球「戰略穩定」裡,用中國取代俄國不僅於理不通,而且與「四方機制」(QUAD)緊盯在印太活躍的中國不同,美國的大西洋盟友更堅持傳統主義、即歐洲中心主義的世界觀,並以緊接的「拜普會」為重點。因此,在美日兩國催促G7採取對華強硬措辭時,除了加拿大積極配合,其他國家的態度相對虛與委蛇。比如義大利是G7唯一「一帶一路」成員,德國重視對華合作、法國喜歡彰顯歐洲「戰略自主」,結果G7無法在美日聯合聲明之外,再錦上添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