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月面臨疫情加劇,加上國際疫苗產能有限,影響採購的疫苗取得,而日本隨即拍板援贈我國124萬劑疫苗,甚至還會繼續提供疫苗給台灣,台灣政治大學助理教授石原忠浩20日表示,日本因求謹慎而研發疫苗速度較慢,對於台灣爭論疫苗選擇,直言不應有外國貨優於國產貨的心態。
石原忠浩與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立法委員吳思瑤辦公室主任許家睿參加亞太青年協會主辦的「青年talk時事」活動,討論台灣取得疫苗及各國疫苗外交博弈,而石原忠浩強調,可以理解大眾對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引發副作用的顧慮,但在有疫苗的情況下,還是要考慮接種。
對於日本提供「日本人民不打的」AZ疫苗的說法,石原忠浩稱,日本政府暫停為民眾施打AZ疫苗確有其事,但不能解讀為給台灣「日本人民不打的」AZ疫苗,因為援贈疫苗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台灣的報恩,「絕大多數人民支持政府捐贈疫苗給台灣」。
石原忠浩指出,從數字上來看,日本已取得超過3億劑疫苗,而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鹽野義製藥(Shionogi Pharmaceutical)等4家日本藥廠也在研發疫苗,由於日本保守、謹慎,加上商業上而言獲利不多,以及日本民眾對疫苗議題較敏感,因此日本的疫苗研發進度緩慢。
談到台灣對國產疫苗議題的爭論時,石原忠浩坦言對此不以為然,「不應該認為國際較好,國產不好」。至於把日本提供的疫苗優先為在台日本人施打的說法,身為新住民的他認為,不應該用國家區分,在台灣的外國人應能與台灣公民一樣接種疫苗,至少擁有居留證者可接種。
石原忠浩說,對於進入三級警戒,台灣人滿自制,且配合防疫規定,但受不了媒體煽動性、刺激性的報導,直言政治人物難免會把議題政治化,日本同樣也爭論要不要舉辦奧運。對於各國展開的「疫苗外交」,他認為,日本也對台灣、越南提供疫苗,希望能更積極援助國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