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大眾積極接種疫苗,擁有足夠疫苗的部分國家紛紛祭出獎勵措施,包括讓接種者參加樂透活動,《華盛頓郵報》21日指出,樂透不用政府有大筆開支,且吸引民眾接種的短期成效不錯,只是此方法也有道德面的問題,因為可能讓沉迷賭博者的嗜賭情況復發。
《華盛頓郵報》提到,美國加州10名已接種疫苗者,每人贏得樂透150萬美元;22歲的俄亥俄州已接種者5月成為百萬獎金得主;紐約、馬里蘭州也都有類似樂透活動,以高額獎金來吸引民眾打疫苗。俄羅斯莫斯科則是1周送出5台車給接種者,而接種疫苗的香港人,有機會贏得豪宅或機票。
不少公衛專家認為,藉由樂透獎勵方式鼓勵大眾打疫苗,短期來看具有效果,像是蘇格蘭格拉斯哥1957年推出為期5周的抗結核病X光掃描計畫,當時目標是讓25萬人參加,結果大力宣傳參加者有機會得到1輛新車,最後吸引超過70萬人報名。
想得獎!樂透鼓勵打疫苗有效
另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sub-Saharan)2010年要推動預防HIV策略,當時4名研究員發現,參加者獲得現金報酬已是常用方法,因此提出創新又划算的方式來鼓勵民眾進行安全性行為,即每4個月在非洲南部國家賴索托(Lesotho)舉行樂透活動。
世界銀行(WB)出資研究此方法成效,只要大眾篩檢可治療性病為陰性,就有機會獲得50或100美元獎金,但當時研究的共同作者、經濟學家尼克維斯特(Martina Björkman Nyqvist)直言:「結果樂透計畫把熱愛尋求刺激者變成風險趨避者。」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with more coronavirus vaccine doses than willing takers, attention-grabbing incentives have begun to catch on. Among them: the chance to win big. https://t.co/iVtAEspp3P
—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post) June 20, 2021
世界銀行發展研究組的首席經濟學家瓦爾奎(Damien de Walque)也有參與賴索托的研究,直言樂透能發揮鼓勵效用,主要是人類心理傾向高估較小的可能性,而相較於能得到特定的小獎,熱愛尋求刺激者通常偏好在極小勝算中贏得大獎。
無法解決疑慮 可能讓人更嗜賭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醫學倫理及衛生政策教授拉俊特(Emily Largent)稱,廣泛宣傳得獎者有助於擴大上述心理效應,促使大眾損失趨避,即在面對等值收益和損失時,損失令人更加難受。加拿大部分省也寄望於此效應,曼尼托巴省(Manitoba)就給予自動接種者近200萬加幣現金,以及暑期獎學金。
加拿大東部的亞伯達省(Alberta)也跟進,採用樂透方式鼓勵大眾接種,結果有7成居民已打第1劑疫苗,該省提供的最高獎金為100萬加幣。澳洲目前僅約22%人口接種第1劑疫苗,澳洲國立大學傳染病學專家謝奈納雅克(Sanjaya Senanayake)認為,應實施獎勵辦法來鼓勵民眾打疫苗。
「很明顯這是訴諸人對中獎的貪欲」,謝奈納雅克告訴《華盛頓郵報》,「若要這麼做,就要確保符合倫理,這點很重要」。不過樂透獎勵接種疫苗確實引起道德顧慮,因為可能讓嗜賭者又沉迷賭博,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約有3億5000萬名嗜賭者每年有「問題」行為。
此外,樂透也無法改變「資訊落差」問題,拉俊特亦稱,交通問題也不會因此獲得解決,對疫苗有疑慮者也不會變成接受打疫苗,「我們必須要留意這類鼓勵計畫的有限效果,在美國,還有全世界,民眾現在不打疫苗的理由很多種,而獎勵辦法無法回應所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