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委員唐鳳透過「數位機器人」遠端視訊技術,成功出現在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完成一次成功的外交突破,也透露出未來還有許多創新作為,可以提高台灣在國際場合的參與度,其中鰻苗就是可以善用的資源外交利器。
能源是日本經濟、產業的生命線(日本石油進口的89%來自中東地區),為達到持續、穩定獲得資源,日本政府把能源、糧食、水等資源從「一般商品」提升為「戰略物質」,強調必須從戰略高度來推動資源外交,並透過與民間企業緊密合作發揮資金和技術優勢及文化交流,來與資源供給國建構經濟互補關係,也獲得相當成效。
中國大陸這些年則藉由自身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發展優勢,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類綠色能源合作,例如透過協助發展沼氣、分散式風能和光電等項目,來解決一些國家貧困地區的電力缺乏和能源短缺問題,將清潔能源發展和當地的減貧、就業、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聯結在一起,直接改善當地人民的基本生活,以此來獲得周邊國家的認同和好感。而漁業也成為推動一帶一路的利器,日前更贈送菲律賓10萬尾東星斑魚苗,等養成後將可出口到中國大陸來強化兩國漁業交流與合作。
台灣擁有卓越的鰻魚養殖技術與經驗,也是天然鰻苗的捕獲地區。由於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尚無法確立商業化的人工鰻魚苗生產,因此目前養殖仍需要仰賴天然鰻苗資源,為此掌握天然鰻苗對於穩定整個養鰻產業包括養殖、 飼料、加工、行銷、販售、餐飲等具相當關鍵性。而目前日本鰻苗主要流經國家包括台灣、日本、中國大陸 、南韓,也都是重要的養殖鰻魚國家,每年為今年鰻苗可能捕撈數量而忐忑不安(日本鰻魚的遷徙路徑與繁衍條件始終成謎),不過也都能讓鰻魚產業延續下來沒有終結。近年來鑑於天然日本鰻苗資源量發生相當大的變動並朝向銳減的趨勢(捕獲量從數百公噸降為數十公噸,去年 鰻苗總捕撈量達到62公噸,今年可能只有5-6公噸),原因眾說云云有謂氣候變遷、水溫上升、洋流趨緩、海域汙染、棲息地遭破壞、種鰻數量大減、天然鰻魚產卵數量減少、人為濫捕等等,如何透過先進科技、設備、人才及經費投入找出該資源變動的真正原因,進一步擬定並實施護育天然鰻苗資源的有效對策(台灣政府採取的「增殖放流」並未見成效),將會是除確立日本鰻魚人工種苗商業化生產技術外,足以左右整個鰻魚產銷的關鍵要素。
從此角度來看,鰻苗議題確實可以做為資源外交的運用籌碼,日本方面也有這樣的看法,主張日本政府可以透過技術、資金投資到國外去了解及掌握不同鰻魚苗來源(包括可捕撈鰻苗的台灣),甚至透過國際鰻魚組織來分配鰻苗資源,台灣學者不要急著給日本鰻魚寫墓誌銘;特別是台灣政府在外交處境日益艱困,可運用資源受限之際,該如何來打這張牌,而不是只想拿開放國內寶貴鰻苗出口,去換取有限的外匯及日本政府在經貿上可能給予的協助,考驗蔡團隊的漁業施政能力;何況國內遠洋漁業遭歐盟舉黃牌的炸彈也還在計時。隨著國際漁業資源競爭的白熱化,漁業將面臨波濤洶湧,台灣政府有沒有能耐化危機為轉機,並善用鰻魚苗資源為台灣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答案很快揭曉,別因為我國高階官員出席歐盟國際海洋會議就沖昏頭!
*作者為農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