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彭博社最新全球防疫韌性排名中,台灣更一口氣掉到第44名末段班。台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詹長權2日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排名下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擴大檢測。
科技部人文司今日於線上舉行「新冠肺炎影響之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研討會」,詹長權以「多層次模式之非藥物介入端看COVID-19之衛生治理與省思」為題發表演說。
詹長權:沒有擴大檢測導致死亡、感染率惡化
詹長權表示,台灣最近的防疫韌性排名下滑,變成很難開放的地方,生活品質也開始下降,致死率、感染率都在急速惡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檢測,自己去年3月就曾主張盡速擴大檢測,要找出社區中已發病的感染者、已感染但沒發病者及未被感染者,社區中應該要有機制可以掌控,但到今天為止,這樣的掌控能力都非常薄弱,因為我們的檢測能力真的不足。
詹長權也說,台灣本來的韌性排名和新加坡差不多,但後來台灣就不行了,台灣的死亡率一度飆高到7.2%,新加坡則不到1%,這是對醫療及防疫體系最好的指標,到今天為止台灣的死亡率是4.45%,比國際上高很多,這給出的訊息就是我們整體衛生和醫療的體系在防疫英國變異種上已經出了問題。
詹長權提到,彰化模式在去年防疫上就有很大的成就,彰化當時除了邊境管制及醫療體系等中央權責事項外,其他都是彰化自己做,包含疫情檢測檢驗、防止社區傳染的疫調、防疫物資管控等,當時的檢疫是14天居家檢疫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而彰化市想說除了在檢疫期間關懷之外能否再做檢測,希望早一點發現是否為病人來做一些因應。
重提萬人血清抗體風波 詹長權:彰化模式是台灣的驕傲
詹長權提到,後來發現新冠肺炎在生病前3天、生病後14天都有可能感染人,其中發病前3天、後5天最容易找到PCR陽性者,彰化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去做居家隔離者的PCR檢測,動員當地很多實驗室,如今彰化1天就可以做到1天2000人至2500人的PCR。
詹長權指出,彰化模式就因此找到一個18歲隔離中的確診者,引發了很多的討論,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的很多作法被指揮中心指責,但這很多是不必要的,因為這是精準防疫本來就應該做的,「也就是今天我們正要做的,1年前彰化模式就已經這樣在做」。
詹長權接著說,後來彰化和台大公衛院的血清抗體調查引發各界紛擾,科技部也發出新聞稿,說當初的研究計畫不包含血清抗體調查,但詹長權強調,一個科學研究明明有包含未知的危險事物,可是科技部的行政主管者卻先來切割什麼是不需要做的,「我想這是對台灣社會跟台灣的學術界送了一個非常不正確的信息」,即使科技部2天後再次發出澄清也已經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