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跟上國際潮流,宣示2035年要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相關產業效應及未來電力供需問題都受到矚目。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評估,隨全球電動車普及趨勢,未來台灣相關產業中,電池模組中的控制器較有競爭力,電池芯也是發展方向。此外,面對電動汽機車上路後,對供電系統的可能影響,台電也已開始著手評估相關的電力需求。
賴揆宣誓燃油汽機車禁用時程,並希望藉長期政策目標協助台灣產業轉型發展。政委張景森在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台灣所訂的目標與國際趨勢相同,產業屆時也會隨國際標準同時進步。據了解,賴揆在公布政策前,工業局已和汽機車業者召開5場以上座談會,了解國內汽機車產業現況及技術、材料缺口。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即指出,有關電動機車部分,台灣已有國產化電池,只是訂單量還不足,因此價格仍降不下來,未來可以再透過引進國外電池廠、或法人科專研發等方式發展。
工業局:台灣電池模組中的控制器較有競爭力
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長黃裕峯表示,電動汽機車產業政策,仍需待交通部及環保署政策明朗後再強力推動,關鍵在於屆時燃油車會如何退場。他也轉述,業者於說明會中反映,欲了解政府計畫如何處理民眾仍在使用的燃油車,後續才能評估電動汽機車進場時程。
黃裕峯指出,目前台灣品牌都有電動汽、機車商品,進口車應會由技術母廠供應、導入生產。至於電動車國內產業商機,黃裕峯評估,台灣業者生產電池模組中的控制器較有競爭力,可能會是未來重點扶植項目;電池芯部分由於國內仍在研發階段,之後可能透過引進國際大廠等方式發展。
電動汽機車讓供電更吃緊?台電:備用容量率可能還需再增加
另一項各界關注的議題,則是電動汽機車數量增加後是否影響電力穩定?面對台灣目前因能源轉型導致供電吃緊,日後若又增加電力使用,台灣的電力缺口是否將因此擴大?對此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台電正在評估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後的電力需求,評估標準是以台灣歷年新增10萬輛汽車為基準,計算新車全改為電動式,將需要多少電、以及對長期供電計畫的影響。
楊偉甫說,台電擬定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時,會推估未來10、15年的用電需求,目前由於再生能源間歇特性,當再生能源大增時,安全備用容量率需比現在再多10%,若再加上電動汽機車普及,備用容量率可能還需再增加。
中山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鄧人豪則認為,政府提早訂出目標,就可以擬定相對的因應措施。他表示,目前學術研究上已針對電動汽機車與電網穩定問題提出可能解法,隨技術發展實務上也能克服相關問題,「外國對電的需求也很高,他們都能解決了,我們怎麼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