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由前輩報人葉明勲為紀念中央通訊社創社社長蕭同茲先生而成立,7月12日該基金會網站正式上線,以「星星之火」延續新聞專業與堅持的傳承。
任何行業都有危險,新聞行業自非例外,但如果說幹新聞行業的人會隨時喪命,未免是危言聳聽。最危險的時候,莫若天災與大規模戰爭的時期了。抗戰時期,南京淪陷才兩星期,被日軍殘殺的中國百姓就達三十萬人,等於每五個市民中,有兩個死在侵略者的武士刀、刺刀、和小口徑子彈下。如果老百姓都是如此,記者不是死得更容易嗎?事實不然,要說明這一點,最好是舉出事實與數字。
一九五○年至五四年韓戰期間,記者死傷人數最多,大約是二十幾人。記得一九四八年春我被派駐漢城的時候,南韓還未獨立。仍歸美軍管治。所以各國記者,連同短期間訪問的在內,必須先到東京向盟軍總部登記,取得戰地記者身分後,才能赴韓。到了漢城,一律住入美軍校級軍官宿舍,三餐規定在軍官餐廳的一張特定長方形餐桌上,私有車輛須掛軍方車牌,自己不會駕駛的話,要由美軍代僱司機,每月工資有一定的數額,總之,樣樣都要遵照美軍方條例,否則即使有辦法進入南韓,也很難展開工作。當時常駐南韓的外籍記者只有五人,四名是美國人,我是唯一的中國記者。我在韓戰發生前八個月離開韓境,常駐的外籍記者就剩下四人。五○年六月韓戰發生後才三個月,那四位同業竟死了三人:美聯社記者獨駕吉普車向前線進發,中途即告失蹤,不但屍首無著,連掛在他頸上和兩腕上的戰地記者身分牌,都沒有人撿到。國際社記者墜機,喪身大海;合眾社記者中毒暴斃。只有紐約時報記者安然無恙。
越戰時間越久,但記者死傷人數反而較少。五年前的波斯灣沙漠戰速戰速決,美軍從等於不設防的伊拉克西部迂迴進兵,事前根本不讓新聞界知道,所以記者未死一人,只有三名西方記者,自行駕車闖入防禦力最強的伊拉克南部而被俘,不久也就獲釋。
我們對日作戰八年,只有中央社和大公報曾派記者到太平洋戰區及歐洲戰場實地採訪。中央社共派了七人,大公報派了兩人。他們不但累月經年過軍中生活,有的還揹著卡賓槍隨兩棲部隊登上戰況特別慘烈的塞班、硫磺、沖繩等島,與盟軍士兵一起衝鋒陷陣。有的隨艦參加海戰,有的坐上重型轟炸機越過怒海,飛臨東京橫濱等日本本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有的隨軍深入叢林、翻山越嶺、打通了雷多公路。他們個個九死一生,卻都安全歸來。
殉職的記者當然有。中央社死了三人,其中兩人是分別在南京社址與重慶社址被炸毀的時候喪生的,一人是在火車內意外受傷致死的。還有天津分社主任被共軍俘虜後迄今下落不明,但那是抗戰結束三年後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