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柯文哲相當矛盾的是,如果柯文哲公開表示台北警政不是我的責任,而應由任命陳嘉昌的民進黨負責,則相當可能會遭受不知情的選民唾棄,並且為此得罪本已有所矛盾的民進黨,在其連任之路鋪上荊棘。但另一方面,如果柯文哲承擔起執法爭議的責任,則仍然有可能被民進黨政治人物,尤其是台北市的黨籍議員批評侵害為人權、執法不利,並且得罪柯文哲最大的支持者,較為重視人權的高學歷和年輕族群。從近日來看,就直接導致同是自詡公民力量出身的時代力量之批評。
所以說,在此矛盾之下,就使得柯文哲被迫表述一些無關痛癢、模稜兩可的話,從不願回應的「你哪家電視台」、「不要害我」,到柯P版的依法行政「回去看看怎麼處理」、「檢討看看SOP」、「務實處理」,或是推卸責任版的「博愛特區已由中央警政署接管」,最後在輿論逼迫之下才吐出「陳抗需守法,驅離是我下令的」,承擔起整起事件的責任。
當然,針對自己不斷背鍋,然肇事者民進黨卻倖免於禍的問題,柯文哲也在無奈中做出一些反制,例如多次公開宣示要體恤基層,以拒馬取代警力布置。此舉不僅可以藉拒馬來避免警力與陳抗者面對面衝突所引發的執法爭議,亦可以博得基層警力歡心。而對柯有利的是,擺設拒馬更可以讓社會輿論將問題歸咎於民進黨而非自身,因為在過去,蔡英文、賴清德、顧立雄和鄭文燦都對拒馬表示過反對意見,指稱拒馬沒有設置法源依據、是戒嚴心態、是想殺傷人民。
總地來說,民進黨和柯文哲之間在台北警政上互推皮球、勾心鬥角的情勢,由於陳抗將愈加頻發而無終止之時。但由於台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的人事生殺大權掌握在中央之手,因此民進黨在此議題上較具有主動性。不過可見的是,隨著選舉越近,選情壓力越大,柯文哲則勢必為爭取選民支持而將目前與民進黨就此議題的小矛盾擴大成大矛盾。而在各方衝突之下,最苦的仍是基層警察,即使不認同政府施政也必須承擔對其不滿陳抗者的怒氣,且即使是佈置大量拒馬,看似德政,但卻也忽略基層警察仍須為此付出搬運布置的勞力成本和因此受傷的風險。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