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斷鏈飢寒交迫、馬祖漁民冒險去福州買米 竟遭控「通匪」與「洩漏軍情」
他們奉獻年少青春予國家、國家卻報以最惡劣的處境,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退役之「療養分隊」裡。出生雲南的張永熙曾任空軍飛機修理總廠中士二級機械士、因健康狀況提早遭解編成為榮民進入「療養分隊」,那裡待遇實在太差了,所以他在房間寫滿了這樣的話:「我們今天所處的地位十分險惡,我們作了國家的工具,而沒有做到人民的武力,我們的生活水準應該向國軍看齊,我們這些被退除役的人。」
張永熙也主張不要讓時任總統蔣介石連任,這些在當今看來都是很普通的政治批評,殊不知張永熙就因為這些抱怨被控「連續以文字為有利於叛徒之宣傳」、依《懲治叛亂條例》第7條與《刑法》59條判刑7年,不到1年就在獄中病逝。
出身廣東省鬱南縣的黃仁亞,雖曾於1958年參加過八二三砲戰、堪稱戰爭英雄,退役後卻也是一起悲劇。據展板資料,黃仁亞於戰爭期間曾撿起一張〈在家鄉過幸福生活〉的傳單沒扔掉,退伍後住在防空洞裡、新竹頭前溪打石維生,卻因曾經拿傳單給別人看,被控「以文字演說有利叛徒宣傳」判刑7年。
作為假想戰爭前線之金門、馬祖自然也是白色恐怖時期高壓統治之地,據展板資料,1956年起《金門馬祖戰地政務實驗辦法》在當地建立以軍領政體制、強力管制海岸線,直到台灣本島解嚴後5年,金馬才在1992年11月7日結束戰地政務、1994年4月28日廢止金馬台灣出入境管制──這期間自然發生很多事,其中一件,是一群餓肚子的漁民去中國福州換物資、卻變叛亂犯的悲歌。
過往馬祖與中國福州距離近、常有貿易往來,但1950年代初期這聯繫就斷了,東西賣不出去,島上也無法生產足夠的米、柴火、肉品、蔬菜,飢寒交迫下,就有一批漁民鋌而走險私下前往福州以物易物,未料被指控「通匪」與「洩漏軍情」,成了1952年多人被捕的「陳奕水案」。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何友倫於導覽提到,這些人並無刻意「投共」或洩漏軍事機密、只是為生存去做生意,雖然最終仍被判處重刑,當時馬祖也曾發動請願,各村保長、里長、村長、商會、漁會、農會理事長甚至不惜蓋手印證明這些人的清白,「這是馬祖特殊政治案件,也是大家要團結對抗不合理統治的最好例證。」
老兵來台孤身一人、服刑期滿無人「作保」繼續關 每一環節皆違反中華民國參與起草之「世界人權宣言」
無論是何種原因被控叛亂、被逮捕,在那之後從審判甚至到出獄後,就是一連串漫長的折磨。陳俊宏介紹,如今國家人權博物館翻新常設展區之兵舍二以水泥材質作為主調、希望讓觀展者可以體會這其空間意涵,偵訊拘禁的部份是在保密局北所南所、即軍情局前身,這部份由政治受難者協助還原當年空間狹小「棺材房」、搭配口述記憶讓觀展者更能體會這空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