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低當今美債殖利率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至2021年3月來低點,致使國際投資人將目標從歐洲聚焦轉向美國債市,流向美國公債;二是,美國經濟社會普遍擔憂本身勞動力市場狀況,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JOLTs),美國2021年5月職缺數攀升至921萬,創下史上新高,反映出美國民間企業界正面臨棘手的「缺工問題」,已使美國經濟能否順利從新冠疫情危機中復甦,大受質疑。
美債永遠安全的「不變神話」漸漸不再神話
近期就業市場和服務業數據都顯示,美國經濟遠非最初預期強勁,一些潛在的疲弱已逐一顯現;美國勞工部2021年7月8日數據,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飆高,失業率升至5.9%,遠非早先預期所謂勞動力趨勢已獲改善之狀況。
許多經濟學家建議Fed應開始縮減刺激市場的資產購買規模,並讓利率正常化;但另有人擔心,Fed任何緊縮舉動,都可能重演2013年「減債恐慌」(taper tantrum)的市場負向效應,尤其近期美國市場長端債券殖利率持續下滑,讓投資人更惶惑,因為高速通膨和強勁市場升息預期,理論上對債券市場相當不利,一旦通膨升溫,債券固定收益的實際購買力必將大大打折,對美國內需市場傷害極大。
當市場都看到全球經濟復甦並沒有太大實質進展,而通膨及其他風險卻已逼近,包括Delta新冠病毒變體、油價波動以及市場基本面做空等負向變數一一浮現,尤其是更具傳染性的Delta變種病毒快速傳播,加劇了全球經濟必定放緩可能性,造成全球投資人市場不看好2021下半年經濟成長前景,引申避險情緒日益高漲,促使投資人轉向傳統所認為「較安全的」美國國債,又使美國債市大幅逆轉走紅。
但是這種「國際經濟情勢有變,美債永遠是最後的安全避風港」的「不變神話」,進入廿一世紀20年代以來,已經逐漸發生結構性質變,神話已漸漸不再神話。
「美元資產」撐起的美元霸權開始遭全球質疑
美元霸權的地基支柱,是以「美元資產」的可全球普及流通、明確穩值交易、變現安全信靠,而且霸占了將近一個世紀時間的全球「國際官方儲備貨幣」地位,美元資產量值的高占比與領導性,長期威武統攝著全世界金融市場與象徵經濟。
「美元資產」的主要型態類項,除了現金美元,還有美元定存、2年期公債、5年期公債、10年期公債、30年期公債、標準普爾500指數、美元投資級債券、新興市場美元投資級債券、全球美元高收債、美國美元高收債、新興市場美元高收債等,遍布於全球金融交易市場。其中更以長端型的美元10年期的美國國債,最具有「全世界金融資產定價之錨」的威儀地位,並長期被奉做市場交易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