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即使在實驗室成功的產品也未必能保證工業化產品的成功,工業級產品的製造環境,反應參數的複雜變化遠非單純環境的實驗室可以比擬,反應物的均勻性亦需持續調整,方能達到穩定的品質,所以7月23日才會有疫苗不良率82%的傳聞。今公司揠苗助長,推出未完成科學驗證的疫苗,只怕未蒙其利而受其害了。
疫苗不公平的分配方式
政府為配合疫苗的數量,訂定疫苗接種順序,接種順序依可能感染程度分為十類,其中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於2月時,行政院簡報預估為9萬人,時至7月底,施打已超過25萬人,政府的恣意調整,也太有彈性了。
7月25日,台北市公告莫德納(Moderna)屆期疫苗,其中1.6萬多劑為中央專案疫苗,接種單位有交通部、經濟部及教育部等,對照民間疫苗一劑難求,花蓮婦女為搶打殘劑而摔倒的畫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疫苗不公平的分配方式,你能無動於衷嗎?
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單位──食藥署,於7月5日被質疑國外疫苗施打率169%,若承辦單位對國產疫苗都沒信心,自已先打好打滿,那如何要求國人接種國產疫苗呢?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不是明擺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7月27日早上公告的疫苗接種系統,標註「第04期:7月19日12:00前完成登記願意接種AZ」為限,既要人預約接種,又要以前次已登記有意願施打者為必要條件,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難道去登記預約接種的人沒有施打意願嗎?而若深究7月19日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也僅是調查施打意願,不見有後續的施打動作,畫餅充饑,紓解急於施打的怨氣,耗費民眾時間精力,其原因就是沒有疫苗,把簡單的預約動作複雜化罷了。
*作者為退休人士、民國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