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岳飛跋扈至極!他在皇帝面前2大囂張行徑超惹人厭,被朝廷賜死不能怪秦檜

2021-08-04 12:25

? 人氣

歷史故事中的岳飛精忠報國,然而正史中的他是囂張跋扈的軍閥,不只屢次自行帶兵北伐,還在皇帝面前大言不慚,種下了悲劇的下場。(圖/取自百度百科)

歷史故事中的岳飛精忠報國,然而正史中的他是囂張跋扈的軍閥,不只屢次自行帶兵北伐,還在皇帝面前大言不慚,種下了悲劇的下場。(圖/取自百度百科)

岳飛的悲劇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他是個武人,他真的想要雪恥和反攻,而且他夠聰明,知道雪恥和反攻需要怎樣的權力。因而在皇帝和朝廷文人的眼中,他是個跋扈且難以節制的部將,正符合祖宗家法中特別要防範的那種武人。他不受節制的方式不是割據地方,而是不顧現實地持續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北伐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岳飛抗金十餘年,他的故事中最令後世憤慨的,就是宰相秦檜給予他的罪名。韓世忠問秦檜,岳飛是因為什麼罪名被下獄?秦檜的回答是:「其事體莫須有。」(《宋史.岳飛傳》)那其實是當時的口語,意思是:「這不需要我明說吧,你應該心知肚明。」這和後世解釋為秦檜囂張跋扈,表示皇帝要殺他或我要殺他都不需要理由,是有相當差距的。

擁兵自重、自行宣布北伐,早早就得罪了皇帝

這樣的解釋,使得很多人以為岳飛被殺是沒有罪名的。事實上有,而且更早之前他就先得罪了皇帝。岳飛曾經公然宣布要帶十萬大軍北伐,皇帝為此拒絕將原本答應撥他指揮的淮西軍交給他,岳飛便憤而上了廬山以示抗議。皇帝不得不好言慰勸,岳飛才回朝請罪。

最關鍵的衝突出在高宗皇帝從來不想北伐,這既牽涉到對於現實勢力的評估,也牽涉到和徽宗、欽宗尷尬的關係。但正因為徽宗、欽宗在金人手中,高宗皇帝絕對說不出口他反對北伐。岳飛聚集了大軍,自己宣布要北伐,觸動了宋朝最敏感的歷史神經,這豈不就是將自己看作「節度使」,全權節度軍事事務嗎?

宋朝的制度絕對不能容許再出現一個節度使;高宗的立場也絕對不能容許一個任意發動北伐、致使產生不可控制的政治軍事變數的武將。

(圖/取自Wikipedia)
宋高宗。(圖/取自Wikipedia)

皇帝尚無兒子,岳飛卻無禮要求「早立太子」

岳飛的另一條嚴重罪名是他曾經面見皇帝,要求皇帝「早立太子」。在此之前,不是沒有大臣給過皇帝類似的建議,然而不同的是,那些人都是自命「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文人,而武人就算如狄青當到樞密使,都從來不曾取得可以干預皇宮事務的權利。

更麻煩的是,岳飛是在高宗沒有再生出兒子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建議。當時的高宗已經為了不育而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岳飛還要他「早立太子」,豈不意味著要他選一個不是他的骨肉子嗣來預先繼承皇位?這是什麼樣的居心!

岳飛的悲劇來自他從來沒有得到皇帝和文臣的信任,他們不曾認可他的軍事目標。要達成那樣的軍事目標,他必須控有地方上的壟斷性權力,的的確確就像唐朝的節度使所具備的。但在宋朝,不可能再允許出現這種節度使,岳飛的做法只會讓皇帝和文臣更加不信任他。

(圖/取自Wikipedia)
宜蘭碧霞宮岳母刺字銅像。(圖/取自Wikipedia)

紹興十二年岳飛被殺後,南宋抗金的努力也大致結束了。金朝因為發展得太快,也需要時間來處理北方政務,於是形成了明確的南北分立局面。南宋這段歷史的重點,因而不在外患,而在對於南方進一步的開發。定都臨安後,南宋經濟、社會的布局與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城市的地位與作用,帶動南方的轉化,出現了從元朝聯繫到明朝的城市網絡中特殊的南方經濟,也就是在中國唯物史觀中所稱的「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期」。

作者介紹|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原標題:岳飛的軍事目標從未得到皇帝認可?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