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正在形成的一般看法是,美國總統喬‧拜登對阿富汗的評估發生了災難性的錯誤,尤其是他在一個多月前才宣佈,阿富汗政府軍有能力與神學士作戰,並且可能獲勝。」
《紐時》資深記者赫什(Michael Hirsh)
拜登終於為美國「永無止境的戰爭」(forever wars)畫下句點,把這場持續了20年的軍事行動與巨大錢坑做一個了結。這本是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20周年最該慶祝的大事,但美軍都還沒完全撤離喀布爾,這個國家卻已經陷入神學士之手,甚至比上次統治阿富汗更具控制力。各方都擔心普什圖人(神學士主導者,阿富汗最大民族)將對女性以及其他少數族群實行恐怖統治,這一切也都指向拜登似乎大錯特錯。
赫什同意,拜登所強調的「美國沒有理由繼續留在阿富汗」基本上是正確的。從目前的發展看來,阿富汗政府及其軍隊確實是一個空殼,完全無法獨立應付挑戰。如同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6日在節目上強調的:「儘管我們花了20年時間和數百億美元,為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最好的裝備跟訓練,但我們沒辦法給他們戰鬥意志。」已經留在這裡20年的美國,已經沒辦法改變什麼。
不過赫什也認為,阿富汗的潰敗確實是拜登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儘管許多官員強調喀布爾不是西貢(今胡志明市)、阿富汗不是越南,但「阿富汗是拜登的越南」早已成為批評者的共通語彙。其實川普去年與神學士談判之後,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已經快速減少到3500人。即便撤出美軍也是川普的承諾,但光是這一小支美軍(加上空中支援),就讓被困在農村地區的神學士難以動彈,那麼拜登是否該堅持完成和談內容,也就不無疑問。
美國陸軍戰院(U.S. Army War College)教授古德森(Larry Goodson)曾在2001年的《阿富汗的無盡之戰》(Afghanistan’s Endless War)中指出,無論是19世紀的英國人、還是20世紀的俄國人,沒有一個大國能夠戰勝阿富汗高聳的山脈,以及部落和民族的分裂,「興都庫什山脈不僅阻礙了阿富汗敵人的進攻,更提供了游擊隊無懈可擊的基地」。即便阿富汗不可戰勝,但不少專家依舊認為拜登的撤軍過於倉促無謀,除了讓美國的國際聲望跌進深谷,甚至可能拖累民主黨明年的期中選舉。
曾擔任四位美國總統的中東與中南亞顧問、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的瑞戴爾(Bruce Riedel)就說,在沒有跟北約盟友及阿富汗政府進行廣泛磋商的情況下,宣佈如此重大的政策決定就是錯誤的。何況在夏天撤軍更是搞錯了時間,因為現在正是阿富汗適於作戰的季節,光是冬將軍就能有效拖延神學士的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