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在一次媒體訪問中表示,如果台灣遭到入侵,他將做出「回應」。 此番話一齣引發廣泛關注。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對拜登表示感謝。 美國官員周四(8月19日)則強調,華盛頓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也有觀察者認為拜登是「口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周五(8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已注意到有媒體將拜登的言論解讀為口誤。她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為的確台灣和阿富汗有根本的不同,那就是阿富汗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任何國家都絶對不可以逾越的紅線和底線。」
華春瑩還說,「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不再「模糊」?
拜登在當地時間周四(19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關於阿富汗問題的訪問時被問到,美國在從阿富汗撤軍後,台灣還能否指望美國。
他說,「我們對第五條款做出了神聖的承諾,即如果真有人入侵或對我們的北約盟友採取行動,我們會做出回應。日本也是,韓國也是,台灣也是。」
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的公約第5條規定,每個成員國都應將針對任何成員國的攻擊視為對自己國家的攻擊。但拜登的這番話似乎背離了華盛頓長期以來對台採取的「戰略模糊」政策。
美國一直都避免明確表示,如果北京武力對付台灣是否會進行軍事干預。支持者認為,這一政策刻意模棱兩可,既阻止了北京採取軍事行動,又維持了美國與海峽兩岸的關係。但越來越多觀察者認為,由於中國的實力日漸強大,如果美國不能明確對台戰略,或讓北京作出誤判,導致雙方滑向戰爭的風險加大。
但拜登政府的印度太平洋政策協調員坎博(Kurt Campbell)在5月份發聲明表示,明確對台防禦的做法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美國在1979年與中國建交,並宣佈與台灣斷交。美台之間不存在正式的軍事協議,但法律要求美國要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
對於拜登的言論,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周五(8月20日)表示,感謝美國總統拜登及拜登政府上任後,持續以實際行動履行《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比如近日宣佈的首次對台軍售案,展現了對台灣承諾的堅若磐石。
美國廣播公司播出拜登採訪的同一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被問及政府是否考慮放棄「戰略模糊」政策。普萊斯說,政府「沒有計劃」在現有協議之外升級對台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