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有戰略支點,但沒有海誓山盟
主張臺灣當然不是阿富汗,就如同說橘子不是蘋果,大象不是氂牛;一個是陸鎖國,一個是海島國;一個人均產值兩千美元,一個人均產值突破三萬,要列舉差異,實在多不勝數,但未免太過廉價。認真論證「今日甲國,明日乙國」的是非,倒是應該效法拜登總統的方法,排比甲乙兩地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對不同行為者的戰略價值。只是拜登在訪問中的論點勢必出於宣傳,只能涉及對美國有利的部分,但不便啟齒、意猶未盡者還非常多。如果不是,拜登與美方高官何必急於爭辯,不惜暴露了華府的戰略焦慮?
我們已經明白,美國在蘇聯垮臺、伊朗實力增強之際,因紐約恐襲而進取阿富汗,進而進軍巴格達,絕非僅是布希家族的榮譽問題,也不僅是為雙子星大樓而復仇。從鴉片戰爭前一年(1839)英國為與俄國競逐中亞而侵入阿富汗開始,阿富汗就是西方列強插旗東亞與中東的重要支點。阿富汗地處現代國際體系強權「爭極」的路口,正是伊斯蘭、斯拉夫、南亞與東亞四大區的交會處。四大區的區域強權如能主導此一支點,即有可能成為具有顯著優勢的跨區域超強,問鼎全歐亞大陸。英國當年殖民南亞而亟欲北進,俄國囊括中亞與西伯利亞而盼南下,甚至納粹德國也曾要插旗此處。美國組訓聖戰士,拖垮蘇聯後直接前來建立親美「現代化政權」,西扼伊朗、北阻俄國、東制「帶路」、南控油區,也符合事理。臺灣地處東亞、北美與南太三大區,並連動斯拉夫與南亞,顯然也是戰略支點。
歷史上同是戰略支點的地方還很多,但不僅戰略區域會隨大國實力升降與科技發展而變化,大國利益也會因實力與其民眾興趣的流動而變化。在這裡,戰略支點可能受寵若驚,也可能懷璧其罪,被海誓山盟所欺騙。支點要勇敢,更要發揮戰略審慎,以避免經常像塔利班,要接受「置之死地」的考驗,道理在此。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