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疫情失控,讓全球的製鞋和成衣業、甚至高爾夫球具都上演斷貨荒。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向美國之音表示:「在疫情之後,戶外的運動用品的需求其實非常地高,像很多高爾夫球桿、高爾夫球用品現在也都是在越南生產,可是,高爾夫球(用品)供貨受到疫情影響,自然就會產生所謂的缺貨,訂了貨、下了單,可能要很久以後,才會拿到所需要的產品。」
東協大停工汽車及電子鏈飽受衝擊
除了越南之外,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確診曲線也攀升。像是泰國,累計染疫病例已突破百萬例。對此,泰國出口商協會(TNSC)總裁茶羅蘇克(Chaichan Charoensuk)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食品等產業的產能嚴重受限。
他說:「受到Delta病毒影響,截至上週(8月中),泰國有近2千家工廠暫時關閉、或部分產線停工。目前受到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產業,主要為食物加工廠、汽車生產廠,電子廠及成衣廠。不過,幸運的是,目前港口並未爆發疫情,港區業務一切正常。」
而馬來西亞近日的單日新增病例也屢創新高,部分外資機械工廠被迫停工。馬來西亞-德國工商會(MGCCI)執行長本貝克(Daniel Bernbeck)向美國之音表示:「德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包含半導體等許多產業,目前受到衝擊最大的是機械工廠。然而,其他相關產業也因封城措施受到相當地衝擊。就我所知,當地幾乎所有工廠都已關閉,僅有符合政府特定製造規範的企業才能復工,然而,目前大部分運營企業因缺乏材料或原物料,產能遠低於平常的60%以下。」
針對東南亞聯盟(ASEAN,簡稱東協)區內的疫情和供應鏈的衝擊,位於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唯有各國提高疫苗的接種率後,才能有效緩解。她說:「泰國、還有在菲律賓的電子產業,(以及)泰國的話是跟汽車有關的產業,另外的話,在馬來西亞的話,我們也看到,也是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包括半導體等等也都有影響。(這些國家)普遍的是疫苗不夠,注射率非常非常地低,他們相關的供應鏈可能在7月、8月、9月、大概到10月的話,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全球供應鏈移往東協趨勢未變
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外界認為,不少從中國遷出的生產線移入了東南亞國家。不過,淡江大學的蔡明芳教授看法不同,他說,東南亞疫情惡化導致當地生產停擺,這可能讓產能又暫時重返中國。
蔡明芳說「我覺得生產線,從來就沒有離開中國。生產線是在印度、越南(等國)新增,因為現在越南、印度不能生產,要關廠、要防範疫情,如果繼續有這個需求,當然要回到中國去生產。可是一旦越南或印度的疫情受到控制,這些產能又會再回去(東南亞國家),(因為)中國所面對的,特別像美國的這種高額關稅仍然存在,而生產線的重組、多元的佈局,它是已經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