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的優先施打對象,從6月的9萬多人暴增到現在逾21萬人,不斷膨脹被批評「特權搶打」。疫苗造冊名單是由疫苗七人小組每周一次開會決定,據參與審核的小組成員透露:「雖然通過了很多,但拒絕的更多!」可見其中各方勢力介入頗深。陳時中日前公布第二類對象的數字,中央防疫人員有1710人、地方防疫人員有28794人,地方人數比中央人數還多;有人爆料,其中花蓮8000多人、雲林5000多人、南投3000多人、台東3000多人,大多是國民黨執政的縣市。
第二類人員到底是誰?早有爭議,隨便舉例,食藥署加疾管署超打疫苗破千人,衛福部造冊都破4千近5千人,「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更高達2300多人,他們若不是第二類,難道是第一類醫事人員嗎?那麼包括第一類名單也該公開,此外,警消一條鞭,包括台北的警消海巡,全都算在「地方防疫人員」,豈不成了中央接種疫苗地方買單?
與其爭論中央與地方「防疫官員」誰打得多,為何不說服第二類人員優先選打高端疫苗?既然國產疫苗為「重要戰略資源」,如今就該派上用場,高端疫苗是國內能掌握穩定供貨的疫苗,年底前可以有500萬劑,不像國際疫苗抵台時間飄忽不定。指揮中心何不安排穩定供貨的高端疫苗來解決呢?蔡英文、賴清德都已接連捐臂打高端疫苗,如果連中央與地方的「防疫官員」都不願跟進打高端疫苗,讓民眾掛心是否又要國軍「消化高端」,又如何說服廣大的老百姓?
「疫苗夠了」,迷夢何時才醒
終於開學了!雖讓家長們鬆了口氣,但也憂心大型群聚讓疫情升溫,備足疫苗還是當務之急。蔡政府訂購的1000萬劑AZ至今只來26%,比日本捐贈的還少;訂購的500萬劑莫德納只到貨29%,比美國捐贈的還少;向COVAX採購的476萬劑AZ至今只來13%。許多國家都要施加誘因(如送禮)讓民眾去打疫苗,台灣民眾是自動自發爭取打疫苗,卻因國際疫苗廠交貨延後,使台灣疫苗進度位居全球末段班。
郭董提出「疫苗不斷鏈」已向BNT表達明年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額度,竟遭到蘇貞昌潑冷水,陳時中說「數量多了點」,顯然未受到「疫苗夠了」狂言的教訓。打不到疫苗累積了龐大民怨,第二類特權搶打源頭還是「國際疫苗不足」,高端仍解不了疫苗飢渴,蔡政府若不盡早未雨綢繆,只想且戰且走,當心到了明年再度遇到「父子騎驢」的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