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時代,是由1636年首任皇帝皇太極即位算起,至1912年2月12日,第11任皇帝溥儀退位宣告終結,為期267年。說到底,大清帝國的建國者皇太極是滿洲人,並非漢人,且他選擇即位之處——瀋陽,現今雖是中國遼寧省的省會,但在當時卻仍處於中國領域之外,屬於後金國的首都。就在這裡,滿洲人、蒙古人與漢人3大種族聚集在一起,召開大型會議,將後金國第2代大汗──皇太極選為共同的皇帝。
滿洲人是住在遼河東方的狩獵民族,使用的語言屬於通古斯語系(Tungusic languages),過去被稱呼為「女真(女直)」;但是「女真」在通古斯語中,帶有相對於「貝勒」(belie,「主人」之意)的「隸屬臣民」之意,因此他們不願再用「女真」這個名諱,而改稱為滿洲人。
1636年參加大清帝國建國活動的蒙古人,是遼河以西的遊牧民族,使用蒙古語,原本是奉建立大元帝國的忽必烈家子孫為領主的種族;但是早在前1年,戈壁沙漠以南的蒙古人,就已經被納入後金國的勢力之下。
同樣參加大清帝國建國活動的漢人,當時居住在遼東從事農耕生活;他們乍看之下雖是漢族,實際上卻是在13世紀的蒙古時代,曾六度受到蒙古軍隊的侵略、被帶來滿洲的高麗人後裔。
這3大種族是清朝統治下人種的骨幹,因此一直到後世,清朝的官方語言都是滿、蒙、漢3種語言,稱為「(滿蒙漢)三體」。
要舉「三體」的例子,清朝的建國者皇太極,在滿文為「goshin oncha sureyesun han」、蒙文是「aghuda orusiyegchi nayiramdakhu boghda qan」,漢文則是「寬溫仁聖皇帝」之稱。這三個字詞的語意皆同。至於年號,滿文為「wesihun erdemungge」、蒙文為「degedü erdemtü」、漢文則是「崇德」。
清朝的官方歷史記錄《實錄》,也是以三體撰寫而成。這種撰寫方式往上可以追溯到記錄大清首任皇帝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生平的《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直至末代皇帝溥儀的前一任皇帝──光緒的《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為止,《實錄》代代都是以滿文、蒙文與漢文三體所書寫而成的官方記錄。
建國時期的「三體」傳統,延續到帝國的最後一刻。1911年,中國南方各省的新式軍隊,在出身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青年軍官統率之下揭竿起義,宣布獨立(史稱辛亥革命);這起事件導致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這一年,是「宣統」3年,宣統這個年號,在滿文為「gehungge yoso」、蒙文為「Kebtü yosu」。如上所示,在清朝存續於歷史上的期間,官方的記錄向來都是以滿、蒙、漢三種語言,持續編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