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唐鳳專欄:時間管理也是一種自主學習

2021-09-07 05:40

? 人氣

台灣中小學生需到校時間約為早上8時,但部分學生和教育界人士認為,如此規劃可能壓縮學生睡眠時間,對學習效果不利。示意圖。(資料照,Pexels)

台灣中小學生需到校時間約為早上8時,但部分學生和教育界人士認為,如此規劃可能壓縮學生睡眠時間,對學習效果不利。示意圖。(資料照,Pexels)

8月份,全台的國高中生,因為疫情而度過了一個最長的暑假。同時間,受到各界關注的「國高中上課時間」公聽會,在超過上百位學生的線上參與中,完成了初步的意見蒐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場「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執行現況」公聽會暨開放政府第87次協作會議,源自去年12月一位國中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下稱JOIN平台)的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09:30到05:00」,希望能延後到校上課的時間。其實,早在2016年,就有高中生在JOIN平台提出「目前臺灣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高中生上學時間應延遲」的提案。當時,教育部廣納各界意見後,針對學習節數和非學習節數的定義建立規範,前述「注意事項」隨之誕生。5年後,學生再度登高一呼,正好讓制度有被討論、檢視的機會。

「讓學生學習管理自己的時間,不正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嗎?」有家長在會上力挺提案。但也有NGO發布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僅有18%的家長表示認同。

反對的說法,包括家長接送不便、補習風氣盛行學生更晚回家、課綱內容教不完、延後上課學生只會更晚睡、學生自己無法管理時間……等,部分媒體的網路調查結果,與我們在會前的意見盤點,並無二致。

我們協助國教署啟動協作會議的籌備時,首先任務就是要整理出不同立場的人,各自會有哪些支持和反對的理由。如此才能進一步得知,可以邀請誰來參與,以確保意見多元性。 

各方利害關係人於線上公聽會中提出意見(唐鳳提供)
各方利害關係人於線上公聽會中提出意見(唐鳳提供)

從核心問題下手 國衛院與國教署用數據

然而,協作會議必須更進一步,追問「核心問題」。即便大家各有本位、看法不同,但是否存在1個不同立場的人都認同的基本共識,或至少是無可否認的底線呢?舉例來說,所有人都不反對「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這就可以是核心問題。

以此為基礎,國教署請國衛院幫忙,從實證資料說明青少年的睡眠成因與影響。國衛院的簡報呈現2大重點:

  1.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睡眠建議量,確實不同。14歲至17歲青少年的建議量為8-10小時,18歲至64歲則降為7-9小時。
  2. 青少年受「睡眠週期延後」的生理因素影響,會有夜間清醒、日間嗜睡的狀態,是正常的。這表示,在討論議題時,如果我們說學生早上起不來就是偷懶,晚睡就是愛玩,便不盡公允。
青少年睡眠延遲示意圖(國衛院提供)
青少年睡眠延遲示意圖(國衛院提供)

此外,國中的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國教署本於權責,只能就高中部分給予回應,這也是參與者須瞭解的前提。當對話可建立在實證資料上,大家願意一起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找解法,討論便能隨之深入、具建設性。

疫情下的線上公聽會 多元意見交流頻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