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事件告一段落,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即於8月31日訪問中國大陸。這是凱瑞繼4月之後第二度訪中,除了與他的對口、中共氣候變遷事務特使解振華會晤,也分別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以及中共外交部長王毅等高層官員進行視訊對話。一般認為,凱瑞受到的對待,規格超過7月訪問天津的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
對拜登政府而言,凱瑞此行具有內政和外交的雙重意義。在內政方面,拜登已因阿富汗撤軍而出現政治危機。不但共和黨反對人士要求他和他的國安幕僚辭職,連民主黨內同志也有批判聲浪。例如,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五角大廈第三號人物的佛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就指出,拜登政府面對的問題為「是否已制定足夠的應急計畫,來維持關鍵的反恐行動」,以及美國「是否履行了對幫助我們的阿富汗人的義務、降低與撤軍相關之風險,並提供持續支持以保持阿富汗軍隊自立。」
上述這些質疑已涉及拜登政府的決策和危機處理能力,並反映在美國的民意之中。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9月3日公布的最新民調,77%民眾支持從阿富汗撤軍,但其中52%不滿意拜登的處理方式,遠高於滿意者(26%)。整體而言,44%民眾滿意拜登的施政表現,51%不滿意,支持率淨值為-7%。這個數據幾乎翻轉了6月底的調查結果,當時對拜登滿意與不滿意的民眾,分別占50%與42%,支持率淨值為8%。
拜登希望從防止氣候變遷切入,把國內民眾的注意力,轉向應付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共。因為第一,氣候變遷如同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性的殺傷力。今(2021)年,世界多國出現氣候異常現象,如美、加繼年初的罕見大雪,7月又出現熱死數百人的熱浪;西歐、日本、印度洪水成災;同時更有多個國家受森林大火所擾。幾乎所有研究都指出,未來這些災害只會更多,成為一種「新常態」。
第二,拜登上任後立即簽署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的行政命令,觀察家評論,這項行動不只是象徵性地宣示「美國回來了」,而且具有著重大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戰略考量。拜登或許希望抓住這個議題讓凱瑞出擊,可使他在阿富汗撤軍而飽受各方責難後,產生「療傷止痛」的效果。
第三,集中全力對抗中共,本是拜登自阿富汗撤軍的主要動機。拜登政府將氣候變遷作為中美復談的第一個議題,就中美關係的諸多分歧而言,是「避重就輕」,但認為這個議題最有可能取得中共的讓步。中國大陸是目前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區,習近平曾表示,中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並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但至今沒有公布具體實現步驟。如果凱瑞此行得到中共的承諾作出讓步,則可視為拜登外交的一項成就。
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凱瑞(右)訪問中國,外長王毅(左)與之視訊會議。(中國外交部官網)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60
劉燕婷觀點:中東AI爭霸戰―沙烏地vs阿聯酋,中美不是局外人
12月15日至19日,第19屆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