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觀點:長期結構性因素鬆動? 誘發通膨上揚的五大警訊

2021-09-08 05:50

? 人氣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經濟政策會議均一再提及,美國的自然利率呈現長期下滑的趨勢。(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經濟政策會議均一再提及,美國的自然利率呈現長期下滑的趨勢。(資料照,美聯社)

通膨猶如行蹤飄忽不定的巨獸,在資金狂潮下,「消失的通膨」現象仍顯得撲朔迷離。《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如果說我們可以從2020年學到一些教訓的話,那就是世界上多數人已不再擔心的問題,可能會以驟然而可怕的力量席捲回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通膨預期的形成、貨幣影響物價的傳遞機制及通膨的觸發,正經歷結構性轉變,但是我們對於這些轉變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當產出與通膨之間的抵換關係已經減弱,這對於貨幣政策的影響是什麼?由於通膨率對於失業率變動的敏感度下降,當政府採取擴張型貨幣或財政政策推升總需求,增加產出以降低失業率時,不須付出太高通膨率上升的代價,這聽來似乎是好消息一件;畢竟,維持長期低通膨有什麼不好?

日本東京的雨中即景。(美聯社)
日本的例子顯示,當一個經濟社會長期處在低通膨的情況下,通常是經濟體質虛弱的現象,而且會有相當高的機率落入通貨緊縮。(資料照,美聯社)

然而,過去的資料(尤其是日本以及歐元區)顯示,當一個經濟社會長期處在低通膨的情況下,通常是經濟體質虛弱的現象,而且會有相當高的機率落入通貨緊縮:低於期望水準的通膨會導致人們往下修正通膨預期,進而帶動實際通膨率進一步下滑。低通膨與通膨預期之間的動態循環一旦出現,就不易逆轉。而且預期通膨下修會直接帶動名目利率水準降低,這將壓縮央行進一步降息以支持經濟復甦的空間,削弱貨幣政策穩定經濟的能力。

「消失的通膨」對貨幣政策影響

自2018年起,每年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Jackson Hole經濟政策會議均一再提及,美國的自然利率(Natural Rateof Interest,或均衡實質利率)呈現長期下滑的趨勢。

自然利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指標,主要是受到人口結構與生產力成長等基本面因素所驅動,必須透過估計才能觀察得到。根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估計[Laubachand Williams(2003), Holston, Laubach and Williams(2017)],自然利率長期走低是全球性的現象。其中Fed估計,美國2010年之後的自然利率更落在1%以下,比起全球金融海嘯之前的年代已降低2個百分點。

由於自然利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指標,當自然利率大幅降低,同時長期維持低通膨,意味著央行的政策利率將接近其「有效下限」(Effective Lower Bound, ELB)。當政策利率降到接近有效下限,就業與產出將不再對貨幣政策產生反應,將會壓縮央行進一步降息以支持經濟復甦的空間,增加就業和通膨的下行風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