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現任新竹縣長楊文科與新竹市長林智堅的隔空交火,讓人意外的是對外發言一直不慍不火的新竹縣長楊文科,這次在論述高度上完全壓制民進黨明日之星林智堅,同時顯露林智堅的政治危機。
先讓我們看看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述,林智堅稱新竹縣、市分家後,常因「2個地方政府」而對城市發展造成一定困擾,因此,認為縣市合併有急迫性與必要性。
林智堅過去7年從未提案縣市合併
這種論述其實十分薄弱,我國縣市中具有「縣市分離」的城市並不僅止於新竹縣市,新竹縣市的治理問題從來不只是縣市合作的問題,更有統籌分配款的問題,何況為何過去7年來林智堅從來不針對此事進行國會提案,反而是鄰近下台才提出?
所以從政治上,就顯出林智堅恐怕私心大於公共利益,過去7年從來不見林智堅抗議中央統籌分配款的議題、更不曾見他直言縣市合併,公眾只記得林智堅即將卸任,下一站目標就是桃園市長。
結果反而是鄭文燦一句「林智堅不在桃園政治版圖」之後,林智堅才慌忙丟出這個不知所云的提案,難免令人懷疑,這背後只是林智堅擔心個人缺乏政治舞台,才需要民進黨修法進行縣市合併,說穿了,林智堅恐怕只不過想繼續選新竹,趁著縣市合併的政治紅利當起新竹王。
楊文科反對只合併不升格
相反這次新竹縣長楊文科倒是讓人眼前一亮,顯得格外中肯,顯露出高度。
新竹縣長楊文科提出大致3點:
1.楊文科反對只合併不升格,重點在於大新竹能否能過通過修法完成第7都的目標。
2.重新審視新竹縣統籌分配款,在當前《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等規範下,新竹縣市民眾遭受了相當不公平的待遇。
3.行政編制需調整,目前不合理編制需要調整,人口數已大幅成長但行政機關的編制員額都沒有調整,造成行政負擔。
楊文科的分析,不得不說,才是直指目前我國縣市規畫的核心爭議點,不能只是一昧縣市合併不可慮「代價」。
眾所周知新竹縣是繳稅大縣,遠高於台北市以外的縣市,新竹縣市貢獻台灣稅收每年將近2000億元,在6都中只落後3都,但繳納給中央的稅金,都被拿來建設其他直轄市(6都)。根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比率,6都直轄市占61.76%,其餘16個縣市分配24%(另鄉鎮市8.24%,特別統籌6%),以今年度為例,新竹縣僅能分配1.54%、約41.69億元,排名是全國倒數第2低。
從新竹縣市的人民來看,新竹縣市長期的最大問題在於稅收上雖然繳得很多,但地方統籌款卻分配的極少,新竹成為收入高的城市,卻只配享有低一階的基礎建設的地方,這才是新竹人的心聲吧。
邱顯智大酸林智堅「為自己找出路」
林智堅空談縣市合併,就有點像是何不食肉糜的文青,就算縣市合併,未來統籌分配款依舊過低,那無論誰來做「大新竹市長」都解決不了問題。
尤其林智堅市長,別忘了,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要升格為直轄市有兩個條件,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人口數必須達到125萬人以上,目前新竹縣57萬、新竹市45萬,離法定升格條件還有20萬的差距,這背後顯然是中央必須全盤檢討法規的議題,而不是林智堅簡簡單單的「縣市分離,難以治理」。
無怪乎,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都大酸「林智堅做了7年市長,才終於想到行政區劃的問題,這是不是選舉考量,是不是在為自己找出路,答案不言而喻」。
政客與政治家的區別往往會因為政治利益而顯露出來,同樣是新竹縣長與新竹市長,兩相比較之下,林智堅為了政治出路而焦慮,呈現出的荒腔走板,反而使隔壁的楊文科像是童話裡指出國王新衣的孩子,盡顯高度。
*作者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