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個月後,就是地方選舉,即將兩任屆滿的新竹市長林智堅,在民進黨中常會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話題,蔡英文總統呼應「樂見縣市升格」,但要在民意與法制度面的配套;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最為積極,認為在年底前修改《地方制度法》第四條,將直轄市人口標準的一百二十五萬人,下修為一百萬人,就可以趕上明年的九合一大選,一夕之間,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彷彿八字已經有了一撇。
新竹縣市合併仍不足升格的人口門檻
柯建銘說的是事實,以民進黨立法院絕對多數席次,修改一個條文的一個數字,堪謂輕而易舉;而修法後的「大新竹市長」,符合資格的都能選,如柯建銘所言,「林智堅(現任市長)當然能選、楊文科(現任縣長)也能選,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可以選」,當然也包括聲勢不弱的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換言之,柯建銘確實可以「地方發展最重要,政黨和個人利益擺一邊」講得口沫橫飛,臉不紅氣不喘。
不過,也正因為合併升格勢必得修法這一項,暴露了林智堅此時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的「司馬昭之心」,也可惜了他曾有的「最年輕縣市長」的政治明星風采。
首先,新竹縣市宜否合併,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就像嘉義縣市,或者雲嘉嘉,在行政區劃的討論中,幾乎從未缺席,馬政府時代推出「三都十五縣」的規畫,竹竹和嘉嘉都是方案,却都沒通過,通過的就是以人口數為準據,同時下修直轄市人口門檻,從二百萬降到現行的一百二十五萬,除了高雄、台中與台南的合併升併,新北和桃園皆屬單獨升格。
照馬政府時代朝野「合意」通過的人口門檻,新竹縣市合併人數不過百萬出頭,根本不符合升格標準,才會有柯建銘「再次修法」的前提;也才會有楊文科拉進苗栗縣共商合併升格之議,且周末就要召集會議共商,因為加入苗栗縣的五十四多萬人口,「竹竹苗」升格完全符合法律規範。而根據地方制度法,除了由上而下的升格,也賦予地方政府申請升格的法原,只要相關縣市政府擬訂改制計畫經各相關議會同意,即可由內政部報行政院核定。
以馬政府時代的改制為例,二0一九年四月通過修法(六月第二階段修法訂定合併後議會席次),距離大選足足有一年半時間,完全不耽誤各政黨的提名佈局;但此時討論合併升格,不論是修法降門檻改制,或者不修法直接讓苗竹竹共商合併,都有極緊張的時間壓力,前者需要立法院配合;後者需要各縣市政府與議會的配合;就算沒有阻力,估計耗到年底可以預期,再加上內政部將改制制度報行政院核准的六個月,和行政院核定後,內政部一個月內要公告,行政流程至少半年到九個月以上,一切塵埃落定,距離大選也不就是三、四個月的時間,適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