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1次對「神愛世人」這個宗教信仰產生強烈的反感……在此之前,我視為眾多的「宗教性假設」之一,既然我無法證明神明不存在,那麼就一笑置之。然而,對鄭捷殺人案的「社會共業」指控,卻同樣告訴我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其潛在破壞力遠超出我的想像。
因果模糊衍生的神學解釋
我很懷疑,第1個提出「自己造孽」思維的人,是不是具有「虐待狂」傾向的心理變態,否則在一個人遭遇不幸之後,怎麼可能不但不譴責加害者,反而還雪上加霜的譴責說,這個不幸是因為「自作孽」?
同理,我也很懷疑,第1個提出「社會共業」思維的人,是不是具有「加強版虐待狂」傾向的心理變態,否則在一個人遭遇不幸之後,怎麼可能不但不譴責加害者,反而還把全體民眾拖下水,宣稱這個不幸是因為「集體作孽」?
這個疑惑困擾了我好一陣子。然後,由於這2個震驚社會的案例都涉及「因果推論」,讓我聯想到商管領域的「因果模糊」論點,於是心中的疑惑很快的就開始撥雲見日。
我們對「因果」的信仰不但來自於宗教,也來自於科學,例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來自於宗教,「施力的同時必定產生反作用力」是來自於物理學,「供給增加會導致價格下跌」則是來自於經濟學。
然而,同一個「果」可能有許多潛在的「因」。例如,供給增加和需求減少都可能導致價格下跌,而且導致供給增加和需求減少的潛在因素非常多,因此完整的因果推論應該是: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供給增加會導致價格下跌—實證性學術研究中納入的「控制變數」,就是為了排除「其他條件」的潛在影響。
再者,我們經常無法針對特定的「果」找出其背後的「因」。例如,雖然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產官學界累積了數以萬計的研究文獻,但我們對於「企業經營績效」的來源仍然處在摸索階段,除了確認「產業因素」可以解釋20%左右之外,其他研究發現並未獲得一致公認—最極端的主張是80%都來自於運氣。
在上述的「因果模糊」之下,很多人轉而尋求宗教或玄學上的解釋。例如,既然無法斷言個人或企業為何成功,那麼就用命理或宗教觀點來尋求可能的解答,於是出現「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這個流傳久遠的成功術。
同樣的邏輯也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近期全民瘋27億的威力彩,讓曾有信徒在拜完神明後順手購買,結果幸運中獎31億的南投紫南宮香火鼎盛,甚至有媒體敦請命理專家提出位在蛇穴、五路會明堂、玉帶環腰等理由,公開宣稱「找祂就對了」。
包山包海的不科學信仰
用命理或宗教觀點來尋求解答遠比科學探索更佔優勢,包括絕對可以找出一個或多個答案,當事人通常無法反駁,很難甚至無法藉由科學方法予以證明或否定,很容易在命理或宗教信徒身上產生「信者恆信」的效果,即使是懷疑論者也可能會「寧可信其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