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歐洲最重要一場選舉26日在德國登場,第20屆聯邦議院(國會下議院)選舉進行投票,獲勝的政黨不但將組成新政府,而且將帶領德國進入「後梅克爾時代」,一方面要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維持社會安定與經濟繁榮,一方面要因應中國強勢崛起、美國轉向亞洲的世界局勢,可謂任重道遠。
2005年大選上臺的「老媽」(Mutti)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執政近16年、領導德國經歷一場又一場危機之後,終於要卸下仔肩;她也是戰後西德/德國第一位不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理。選前民調顯示,梅克爾的保守派執政黨「基民盟」(CDU)以些微差距落後左派「社會民主黨」(SPD),綠黨(Die Grünen)緊追在後。
基民盟、社民黨相持不下,綠黨緊追在後
CDU的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現任北萊茵-西發利亞邦(Nordrhein-Westfalen)邦長,原本頗被看好,但在選戰中多次失態失言,因此陷入苦戰。SPD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是現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SPD與CDU組聯合政府),平實的作風雖然欠缺魅力,但反而因此獲得選民親睞。綠黨首度推出的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年方40,一開始氣勢如虹,但後來傳出財務與抄襲爭議,聲勢頓挫。
德國人口8300萬,選民約6040萬,聯邦議院(Bundestag)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中較複雜的「聯立制」(MMP),至少598席,但每一屆席次會因政黨比例代表分配而有變化,上一屆為創紀錄的709席。選前各大政黨會提出自家的總理人選,作為爭取選民支持的「吸票機」。CDU傳統上都是與巴伐利亞邦(Bavaria)的「基社盟」(CSU)結盟。
三黨總理候選人政策各有千秋
拉謝特以延續梅克爾政策、力保經濟發展為己任,承諾上任後絕不加稅,反對各種「意識形態實驗」——亦即較為「激進」的社經政策。梅克爾對這場選戰原本不願積極參與,但眼見接班人拉謝特欲振乏力,近來也「撩落去」大力助選,稱許拉謝特善於溝通協調、凝聚共識。
蕭爾茨與貝爾伯克同屬左派,重視退休年金等社會福利,主張對所得金字塔頂端的群體加稅,也主張大幅提高基本工資(目前為時薪9.6歐元,相當於新臺幣317元)。
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危機是本屆大選焦點,拉謝特倚賴科技發展與市場機制來履行對《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承諾。貝爾伯克主張全面禁止汽、柴油車輛上路,將碳排放交易的二氧化碳基準價格提高到每公噸60歐元(目前為56.34歐元)。蕭爾茨矢言大幅降低交通運輸的碳排放,並強調在轉型過程中要保障勞工就業機會。
至於外交政策,雖然不是選戰重要議題,但三大黨都特別提及中國與俄羅斯。綠黨的姿態最為強硬,對中、俄的侵犯人權的行徑多所批評。CDU與SPD提到中國崛起帶來的威脅,但也強調德中兩國在經貿與氣候議題上合作的必要性。
選後協商聯合政府,梅克爾仍有機會創造任期紀錄
戰後西德/德國的歷屆大選,只在1957年出現過單一政黨掌握過半數席次,因此慣例是最大黨找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目前看來,如果SPD獲勝,將會優先與綠黨合作,也不排除自由民主黨(FDP)。如果CDU/CSU蟬聯最大黨,則FDP、綠黨與SPD都有可能參與組閣。
選後的政黨協商有時會持續數個月,梅克爾將擔任看守總理,直到新政府出爐。如果時程拖到12月19日之後,梅克爾將打破自己政壇導師柯爾(Helmut Kohl)的紀錄,成為戰後德國在位最久的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