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柳葉刀》)在上個月出刊的最新封面中,將女性(woman/women)稱為「有陰道的身體」(bodies with vaginas),並稱「從歷史上看,對於有陰道身體的解剖學和生理學一直被忽視」。用這種奇怪的方式來指代地球一半人口的人類,引發了極大爭議。
數千名網友在推特留言痛斥:「你說已經注意到數百年來醫學一直忽視女性,但你卻根本無法說出那些被忽視者的稱謂。」「『有陰道的人體』像是連環殺人犯會說的話,那你是否也會說『有陰莖的身體』,或者你只給予男性不被概括為身體某個部位的尊嚴?」在遭到抱怨不把女性當「人」看之後,《刺胳針》(The Lancet)火速道歉,稱是為了兼顧被忽視的跨性別群體。
Our new issue is here! On the cover—'Periods on display' and the cultural movement against menstrual shame and #PeriodPoverty.
— The Lancet (@TheLancet) September 24, 2021
Plus, @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low #BackPain management, community-acquired bacterial #meningitis, and more. Read: https://t.co/eP1Lx7D116 pic.twitter.com/DchfiHnYEs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最近「woman」這個詞讓歐美講究性別多元的單位束手無策,越來越多官員和組織發現自己找別的用詞代稱「woman」時落入窘境。
儘管形容女人最準確的用詞就是「女人」,但一家英國醫院卻指示其產房人員使用「分娩人」(birthing people)一詞,美國民主黨聯邦眾議員奧卡西歐─寇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使用「來月經的人」(menstruating people),英國反對黨工黨在「是否只有女性擁有子宮頸」等問題上陷入立場困境。
用語的轉變是基於同情和恐懼:同情是因為某些機構組織不希望被視為排斥性別意識與性別不匹配的人,例如跨性別者或非二元性別者(non-binary gender);恐懼是因為如果被認為違反性別政治正確的禁忌,可能會遭到大規模的撻伐。例如,大多數詞典將「woman」定義為「成年女性」(an adult female human being),就觸怒了某些性別平等倡議者,因為他們認為這種定義否認「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經濟學人》建議,醫師、企業家和政治人物在公開放棄使用廣為人知的說法,並以全新、完全不同的用語指代女人之前,應該仔細考慮,急於突顯自己跟得上時代,反而會有傷害病人、員工和選民的風險。
I’m old enough to remember there used to be a word to describe “bodies with vagina” and “pregnant and birthing people” #women pic.twitter.com/rlSSRQKGvB
— zampa.info (@info_zampa) September 25, 2021
經濟學人:新術語其實沒那麼方便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試圖讓用語變得包容多元化性別,卻會得罪女性呢?因為這些使用的新術語已經把女性「非人化」。
正如《刺胳針》的案例,沒有人會喜歡被概括為某個身體部位或分泌物,這不僅讓人嗅到厭女症的氣息,也令人驚訝,竟沒有任何「試圖包容多元性別」的熱心單位放棄「男人」這個詞,轉向支持使用「前列腺擁有者」(prostate-havers)、「射精者」(ejaculators)或「有睾丸的身體」(bodies with testicles)。
此外把淺顯易懂的「woman」一詞改為其他英文用語,可能影響理解。醫療建議必須清晰易懂,所以英國的衛生服務機構更常用「心臟病」(heart attack)而不是「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一家子宮頸癌慈善機構進行的調查表明,大約40%受訪者不確定子宮頸(cervix)是什麼意思,這表示要求「有子宮頸的人」(people with cervixes)參加篩查預約,可能效果不彰。
《經濟學人》指出,使用語言的重點是順利交流溝通,堅持使用不熟悉或聽起來陌生的術語,將使討論與倡議失去成效,許多嚴峻婦女權益問題的受害群體,例如女陰殘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家庭暴力、童婚或性別薪酬差距,可能在理解這些用語時就面臨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