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頃上台就宣布,用總理孫中山所寫的四個字「同舟共濟」,發動「同舟計畫」,希望號召十萬、二十萬、三十萬的黨員同志回到黨的大家庭。但相當諷刺的是,堅稱民調客觀的台灣民意基金會,同一時間發表的「台灣人對三個主要政黨的感覺」最新民調報告顯示,台灣人對國民黨的平均感情溫度是45.1度,遠低於50度,代表有近7成公民對國民黨不是無感就是反感。
有綠背景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這對國民黨而言是個嚴重警訊,國民黨做為最大在野黨,只獲社會4分之1公民的肯定和接納時,東山再起之路將充滿險阻和挑戰,自不待言。
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朱立倫憑什麼認為,孫總理的四個字,就能號召卅萬黨員回娘家?如果國民黨沒有突破性作為,沒有組織上的變革,又不見足以振作與號召民眾認同的論述,則有何基礎,在一場激烈競爭的黨主席選戰後,即能召喚離散黨員?
已有論者指出,朱立倫眼前的挑戰,兩岸論述、地方大選、財務拮据與四項公投;但筆者必須指出,如果號召卅萬黨員回娘家的「同舟計畫」得以成功,則這幾項挑戰均能迎刃而解,反之,如果僅是為回應黨內競逐主席選舉時強勁對手張亞中的訴求,而勉強「跟上」,則無異又落入另一種華而不虛的政治承諾,禁不起檢驗。因此,如何吸納無感又反感的民眾加入國民黨,而不是視為「失聯」者「回娘家」?
進一步說,「理念」和「作為」相結合,才可能讓民眾重新認同國民黨。但本文想先聚焦在更為細節的戰術操作,拓寬一條讓國民黨員回家的黨組織便暢捷徑。
管理學者盧希鵬在報端為文指出,「小企業贏過大企業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夠強,而是對手的慣性思維,忽略了網路位置與多重網路結構洞所帶來數位轉型契機,讓自己被時代給淘汰了。」他還說,大企業若要擺脫慣性,必須要有「我錯了」與「反共識」思維,今天大家認為對的事,明天可能就是錯的。「在網絡的世界中,新物種常常是突然出現的。」
國民黨一直被認為是老化嚴重的政黨,因此,號召黨員,在朱立倫上任後,應該也必須展現新氣象。依盧希鵬的管理思路,國民黨的組發會有責任開發更具創意的入黨或「回黨」方式。
幾天前聽到人稱「沈大老」的沈富雄在網路節目中暢論,他認為國民黨未來在組織改造必須「扁平化」、「內造化」和「柔性化」;其中前兩者先不論,沈大老提個點子,頗值深究,筆者不敢掠人之美,略述在此,並引申如後。
台灣全島四下遍布的超商,可以成為國民黨組織再造的契機;藉由超商會員制度,國民黨中央組發會只要取得超商總公司首肯,未來超商客戶會員到櫃前表態,「願意成為國民黨員」,則超商就由會員系統註記,並定期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