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中提到一位教學認真優異深受學生、同事和家長喜愛的教師,在完全不知道數學模型哪裡錯得離譜的情況下,被解了僱,申訴無門;保險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盈利使用了大數據,成為了一種勢劫貧濟富,讓窮人付出更昂貴的價格;因為性格測驗不公開的評分而無法找到工作;信用卡用在某些商店就被降低額度;專門欺騙窮人的不實廣告等等等。
這其中的錯誤可能永遠都無法被找到,使用大數據的人就可能像信仰宗教典籍一樣盲從。我們來做個想像,假設有個人被大數據誤判成犯罪機會高的人,這個大數據分析的標籤會跟著他一輩子,那麼他不時會被警察騷擾,或者也找不到正常的工作,所以他走頭無路乾脆作奸犯科,大數據好棒棒地準確預測了,所以大數據就永遠是對的?
我們很多人相信數學是「中性的」,一加一等於二不是件好事也不是件壞事。可是數學模型畢竟是人建出來的,是人決定要放什麼參數進去,要放在分子還是分母,以及如何估計出參數。只要是人,就有犯錯及無知的可能。何甭提就算不是犯錯,大數據也非完全不能操作的,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選戰中。
對於操縱我們人生各階段的各種黑箱數學模型,歐尼爾認為那些建立模型的人應該為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演算法負起更多責任,而政策制定者更應該負起監督管理的責任。然而要如何監管以免大數據破壞我們珍視的價值,這又是另一個大哉問了。
雖然身為數學家,但《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裡一條公式也沒有,只有一個又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真實案例,叫人觸目驚心,卻又不斷有精闢的分析,讓人忍不住要一口氣讀完,這是一本可讀性極高而且也很重要的一本書,值得所有公民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