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企業購電協議如何能讓離岸風電開發走過海上迷霧?

2021-10-20 05:20

? 人氣

作者認為,政府應特別針對離岸風電政策進行全盤的思考,以確保企業購電協議(CPPA)對企業來說是可行且合意的方案。(取自flicker@chia ying Yang)

作者認為,政府應特別針對離岸風電政策進行全盤的思考,以確保企業購電協議(CPPA)對企業來說是可行且合意的方案。(取自flicker@chia ying Yang)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終於在8月公告離岸風電第3階段區塊開發的選商政策,在在展現台灣政府對於維持亞太地區離岸風電領導地位的遠大雄心。發展至今,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政府對於企業購電協議(Corporat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 CPPA)的高度期待,亦可想見針對開發權競價的上限將會是令眾多開發商輾轉不寐的關鍵議題。

沃旭與台積電簽署CPPA

經濟部期望能讓離岸風電開發脫離過往的躉購費率機制,改而透過企業購電協議(CPPA)來做為風場開發的主要經濟誘因。即是讓離岸發電業者與需要綠能的企業直接簽訂供電協議,以供需之間的市場機制促進發展。考量政府對於能源轉型的野心,所有的離岸風電開發商皆需要全新的思維來規劃即將來臨的區塊開發選商,以能在目前9GW的目標開發容量中佔有一席之地。其中最關鍵的議題即是—有誰需要這麼多綠能呢?

在台灣提起CPPA最廣受讚揚的案例是沃旭 (Ørsted)與台積電 (TSMC)在2020年所簽訂一筆全球最大裝置容量920MW的購電協議。此一案例給經濟部在推動再生能源自由化打了一劑強心針,並預期在台積電與諸多科技與製造業者的引領下,必將可使台灣綠電自由市場加深加廣。

20210608-竹科,台積電。(顏麟宇攝)
沃旭和台積電2020年簽署為期20年的再生能源購售電契約。(資料照,顏麟宇攝)

公告版離岸風電選商政策屏棄以當年度迴避成本為競價上限的規劃,2022年第1次競價將以每度電2.49台幣為上限,開發商必須在2.49與0元間提出競標價,低價者贏得優先核配開發權的順位。後續2023與2024年選商回合競價上限將為前次的平均,若前回合有專案提出0元競標,後續回合將會更低,甚至低於迴避成本。當上限完全低於專案開發財務可行的價格,如此過低的競價天花板,會使競價本身失去意義,而需仰賴其他財務保障做為開發投資的評估基準。

CPPA的自由市場機制是其中一個達成「零補貼」再生能源的方法,但這也可能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我們將預期許多市場的混亂以及未曾預期的挑戰,而希望亦隨之相伴。不論是開發商、需要綠電的企業、或是政府,將需要為可期的機會與挑戰做好準備。政府與開發商雙方必須停止將對方視為聖誕老人,因為沒有人應該擁有「綁架決策者的魔力」,主管機關也不該理所當然的認定開發商擁有可在不利條件下開發顧全品質與創新的神奇力量。

台灣離岸區塊開發的難題

綜觀當前政策與市場的現況,政府加諸於離岸風電開發商的期待與風場開發所需要顧及的專案財務可行性有著巨大的落差。這樣的落差被業界形容為台灣離岸區塊開發的「三難困境」,包括競價上限、單一案場/開發商核配上限、與本土化要求。這三者的要求皆是政府出自於穩定電力價格與市場發展的目標,然而對開發商而言,必須能在其中取得財務合理性才可能真的投資台灣的專案。若要在此三難困境下開發,CPPA將是開發商必須著墨的關鍵解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