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中國海量軍機「擠進」台灣西南空域,成為全球焦點;到了10月下旬,台灣與歐洲關係成了話題,其中有喜有憂,也有像是將一翻兩瞪眼的下注簽賭。
先是歐洲議會10月20日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呼籲歐盟把駐台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並啟動雙邊投資協定(BIA)談判準備;接著台灣外長吳釗燮出訪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等國,而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先一步率領大型經貿投資考察團走訪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用「竄訪」衊稱台灣官員訪歐;吳釗燮則宣稱:「台灣和歐洲交往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就在台灣罕見地大舉拓展對歐關係之際,台灣在歐洲唯一邦交國家教廷與中國的關係又傳出新進展。
波羅的海之路到牽手護台灣
歐洲議會雖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對台灣友善的報告,但這項決議只是建議,不屬立法權限,因此對歐盟執委會不具約束力,歐盟駐台單位也不見得要改名。歐洲議會今年以來已通過逾十項友台決議,雖然都沒有法律規範力,但也反應出歐洲民意所向,對北京也構成壓力。
一九九○年代下半期,當時台灣行政院長、後來兼副總統的連戰多次訪問歐洲,包括到訪最近與台灣關係火熱的捷克,之後中國大力威逼封殺,歐盟也立下不成文規定:歐盟國家不與台灣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接觸。這個規定逐漸鬆動,台灣外長訪問歐洲也引發中國緊張,氣急敗壞用出「竄訪」這種貶詞。
這次吳釗燮等人造訪的歐洲國家中,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在疫情期間與台灣互動密切。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個波羅的海小國在二戰前夕,在列強秘約下遭蘇聯併吞;1989年三國人民發動「波羅的海之路」百萬人牽手連成民主長城爭取獨立,震撼全球,這也成為 2004年台灣在面對中國武力威脅時,綠營發起「牽手護台灣」的學習藍本。
立陶宛1990年獨立後的歷程和台灣很像,一方面內部成功民主化,另一方面做為歐盟與北約的一員,身處俄國軍事威脅的前沿的立陶宛,如同台灣面對中國一樣──面對強鄰威脅,是這兩個相隔千里的小國共同陰影。立陶宛近年也感受中國銳實力壓迫,今年已退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平台「17+1合作機制」。
捷克政局混沌台灣押寶?
斯洛伐克與捷克原本是一個國家,1993年雙方達成「天鵝絨離婚」(Velvet Divorce)協議。2018年是捷克斯洛伐克100周年紀念,當時斯洛伐克駐台代表博塔文(Martin Podstavek)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說:「捷克斯洛伐克都分家了,為何要紀念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因為要讓台灣和全世界知道,一個國家可以不發生戰爭,和平分手。」這應該是讓不少台灣人羡煞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