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台海和平穩定應從台北開始維繫

2021-10-30 05:30

? 人氣

2021年9月,澳洲、英國、荷蘭、加拿大、美國的海軍艦艇在太平洋進行演訓(AP)

2021年9月,澳洲、英國、荷蘭、加拿大、美國的海軍艦艇在太平洋進行演訓(AP)

美加軍艦10月中通過台海,法國防長也表示12日曾派軍艦過台海,皇家海軍巡防艦九月底通過台海,順道進行直升機起降演練。大家都來「拍照打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人好熱鬧,台海被搞得像座夜市,各國戰艦聞香而來、共機共艦來來去去,國際化的台海問題好不喧囂。這有助於喚起國際輿情關注,但複雜化也損及我國對台海和平的自主空間。台海固然重要,但不必然是決定性地形,因為替代航線總是存在,控制第一島鏈內外或許才能算實質掌控該地區,成為真正有機會挑戰西太平洋舊霸權的潛在霸主。

綜觀權力分布與地緣位置,中國大陸還難望美國人項背,但在大陸近岸則不然,尤以台海、第一島鏈為威脅重中之重。這是太平洋「穩中有變」之展現,「穩」在於大陸近岸、第一島鏈始終是主要戰場,「變」在於同是第一島鏈,共軍戰略投射能力進步飛快。無論是中俄聯合穿越輕津海峽、56架共機傾巢而出劍指伊莉沙白女王號,又還是運輸機編隊飛抵大馬空域,都是增加共軍軍事存在、穩中有變之表徵,而美國在區域內不見得佔上風。第一島鏈並非名存實亡,但也不再是牢不可破的圍堵鐵幕。

「川規拜隨」下「圍堵」依然是熱門詞彙。雖說近期美英澳組成的軍事聯盟「AUKUS」看似是華府圍堵一大步,但如要「圍」,何不找近在中國大陸前院的島鏈諸國「堵」?美國在印太的聯盟關係始終呈現「軸輻式」結構,盟國彼此關係薄弱,甚有嫌隙,比如日韓。而多邊軍事聯盟的建立,無論將AUKUS歸類為域內或域外(英非印太國家,但有航母進駐),都有改變此態勢之意。

但究竟華盛頓是打算先從島鏈、南海外逐一建立向北京包圍之綿密圍堵網絡;又還只是暫時權宜之計,先行拉攏簡單、易於組合,能盡可能不直接刺激北京(比起直接在島鏈熱點拉幫結派)的聯盟,又能對印太戰略有所交代?

兩種成分或許都有一些。讓較無麻六甲問題的坎培拉充當前鋒角色,核潛艇正好補足澳洲地緣上的不足,這正能取悅華府,又順勢成全澳洲反中情緒。但無論如何,澳洲不是北京眼中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周圍沒有強鄰而能盡情參加二十世紀以來幾乎所有域外軍事衝突。澳洲能把玩核動力大魚而免於短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清洗,但台灣可沒有如此逞兇鬥狠的本錢。

台北這幾年樂於將台美關係(或台灣與民主大聯盟好友們的關係)掛勾成台海和平,將兩岸關係惡化推卸給易怒的北京以及美中結構對抗,不負責任也不實際。兩岸關係的本質是美中台三角,但台灣對華府不太對稱,地位與彈性對美國人來講有很大變動跟可操作性,比起「堅若磐石的情誼」,作為「卸責槓桿」或「前方要塞」,或許更能說服戰情室裡受現實主義坦率美德驅動的華府高層。

台灣實然上沒有邊可以選,地緣上也的確是一艘沉不了(或逃不掉)的航空母艦。這不代表我們就要自願提前跳進美中「關係上」對抗的最前線。過早交惡海峽、脫鉤兩岸,無助於成全世界樂見的台海和平穩定;「避戰」而非「求(美國不一定介入之)戰」,停止打腫臉充胖子才應是全民共識。大家一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最慘的不會是隔洋相望的大國。

如何實際貫徹不屈服、不冒進、不改變現狀,是否能不脫鉤兩岸,真正成為台海和平穩定最大貢獻者,台灣人不能不思考,不得不謹慎,不可不面對。

*作者為軍事評論員、自由作家,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