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金庫,可能許多人從未踏入的金融機構,近期在門口掛上喜氣洋洋的紅布條,為不久之前獲頒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及「傑出企業領導人」殊榮喝采。董事長吳明敏謙稱,這一切都是主管單位、全體同仁和董監事等長期努力累積的汗馬功勞,他們備感榮幸卻不以此自滿,未來還要更積極推動國際連結、農金資訊整合、農金創投等,力拚服務有感升級。
掌管農漁民的血汗錢
農業金庫總行位於台北市館前路,這裡是城內早期政經中心,金融機構林立,因此又被外界戲稱為「管錢路」。
事實上,農業金庫的確管了不少錢。有別於一般商業銀行以獲利為目的,農業金庫於2005年5月26日依「農業金融法」成立,不是銀行,而是金庫,也可視為全國311家農漁會信用部的「央行」。截至今年11月,信用部餘裕資金其中大約九成、7,653億元轉存農業金庫。
掌管全國農漁民的血汗錢,肩上擔子自然不輕鬆,凡事都要把風險考量擺第一,如果單純只看EPS、ROE數字,農業金庫在同業排行中可能敬陪末座,但若細究其他指標,其實是表現亮眼的績優生。
經歷橫跨產官學界 一輩子離不開「農」
數據會說話,自從吳明敏2017年底接任董事長後,農業金庫營運指標逐年步步高升,資產總額由7,751億元增至2021年11月的9,486億元、放款總額由2,186億元增至3,242億元、存放比率31.27%增至39.55%、逾放比率0.52%降為0.20%、備抵呆帳覆蓋率338.78%提高為877.84%,稅前淨利也是每年維持兩位數字成長,紛紛寫下農業金庫成立以來的最佳成績。
若以員工獲利貢獻度來看,農業金庫從2017年的全國第7名,上升到2021年第二季的第2名;(泛)公股銀行排名方面,也從2017年的第3名,一舉躍居今年第二季的榜首。
此外,改善信用部的經營品質,是農業金融法成立的最重要目的。比較2017年和2021年10月資料,存款總額由1.83兆元增加至超過2.1兆元,放款總額由1.07兆元增加至1.26兆元,存放比率由54.97%提高為56.34%,逾放比率由0.45%降低為0.36%,備抵呆帳覆蓋率由678.54%提高為875.22%。
吳明敏起初先以農業經濟學者之姿「出道」,曾是「台灣智庫」農業論壇召集人、「台灣農業產學聯盟」創會理事長、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專家團體組農業代表)、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農業小組召集人、農科院董事長,以及現任的農業金庫董座,畢生經歷橫跨產官學界,卻始終離不開「農」,讓他笑稱「彷彿是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