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於全國黨代表大會中,通過2022縣市首長提名特別條例,按條例內容,除了六都人選由黨主席徵召外,也僅有任期將屆滿的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3個縣市須辦理初選,其他縣市則同樣採徵召或協調提名人選。對此一改過往「全民調」、以民主程序為宗,改回歸到由黨的最高領導人「欽點」,外界不免將之認為是蔡英文主席「擴權」、確立其「蔡媓」不可挑戰地位的重要修正,或也可能會是民進黨開始走向悖離民意的濫觴。然筆者認為,此舉乃將台灣民主發展,從當前以「群眾」基礎為重的「民粹政治」,引領重返以「政黨」為主要角色的關鍵措施。
顯然,民進黨今日的提名變革,其來有自,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回想2018年地方選舉的黨內初選慘況,在大本營的台南市,黃偉哲與陳亭妃為爭取參選市長,刀刀見骨的廝殺仍歷歷在目,種下日後僅以「慘勝」收場的遠因。又在2020總統大選一役,賴清德橫空而出挑戰連任的蔡英文,引致民進黨陷入空前的分裂危機,儘管最終彼此握手言和,催出史上最高票勝選,但初選期間,賴清德一席「請總統要求網軍停止攻擊我」的發言,成為日後在野黨最常援引、用以攻訐政府喙養網軍的經典對白,何其難堪。立基於種種血淚斑駁痕跡,為免影響黨內同志的和氣,不再以「準選戰」的全民調確立人選,改由協調或徵召、直接真除的方式,對黨日後面對大選挑戰的團結一致,確有其助益。
回歸到政黨政治的初衷,其實政黨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為獲致權力極大化而集結而成的團體。換言之,政黨建立的核心,應是那份「志同道合」的價值,權力極大化充其量只是目的。但從「全民調」的操作機制看來,政黨價值顯然被擺在其次,誰能夠創造更大的聲量、更加譁眾取寵的詞藻,出線的機會就更大一些,然究竟其人是否真能貫徹黨所奉行的意志,根本無從要求與約制。更況,當代的選民同樣充滿著與政黨相仿的算計,一旦反對陣營的支持者,刻意在全民調中,支持最弱的候選人,讓最強人選反在看似民主的制度闕漏下中箭落馬,豈不是更加荒謬。與其如此,不如將「選賢與能」的舉才責任交還給政黨,由政黨負責任的提出最適人選,讓候選人充分代表政黨的意志,繼而尋求選民的支持,才符合「政黨政治,即責任政治」的民主原則。
基此,對於民進黨將提名權重新還予主席的做法,個人是樂觀其成,甚至可以預見到的是,接續其他政黨恐都會起而效尤,藉以真正落實政黨政治,以黨的力量,來約制其下候選人必須銜著黨的價值,爭取多數選民的認同,如此將可有效防範脫序的「民粹政治」再度被不受控的同志撩撥,把政治競爭的焦點,重新拉回政黨政策路線的論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