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蘭觀點》阿富汗少女—塔利班世界的女孩,藏在藍色布卡下的笑靨

2018-03-04 05:50

? 人氣

除了上市集、跑醫院、回媽媽家之外,平常阿富汗婦女哪兒都不去的,就算出門,也一定要穿布卡。(風傳媒李承祐繪製)

除了上市集、跑醫院、回媽媽家之外,平常阿富汗婦女哪兒都不去的,就算出門,也一定要穿布卡。(風傳媒李承祐繪製)

第一次見到穿著藍色布卡的女人,是西元2000年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衛星城市瓦拉爾品第  (Rawalpindi);因地緣關係,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代,有許多阿富汗人從附近的邊境進入,所以,整個城市邊緣遍布廣大的阿富汗難民營;後來巴基斯坦的政治明星布托也是在這個城市被暗殺的,不過這是題外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時的我,剛成為穆斯林沒幾年,對伊斯蘭國度也不甚了解。猶記得,當我在市集裡不經意發現那些全身罩著密不通風的藍色布卡的阿富汗女人們在身邊走動時,剎那間的反應除了驚詫還是驚詫:「沒想到在這個時代裡,居然還真的有報紙上寫的那種女人,沒想到她們就這麼現實地在我眼前走著!」

那次的瓦拉爾品第之旅,行程短暫、來去匆匆,關於穿布卡的女人,事後並沒有在我生活泛起多大的漣漪。

再次想起這些穿著藍色布卡的女人,是兩年後由國家地理雜誌發起的那個「尋找阿富汗少女」活動。因「阿富汗少女」這張照片而聲名大噪的戰地記者史蒂芬・麥凱瑞(Steve McCurry),拿著1985年在巴基斯坦白夏瓦的阿富汗難民營採訪、拍攝而刊登在雜誌封面的那張照片,再次深入同一個難民營,尋找當初那雙懾人的海綠色深邃眼眸;阿富汗苦難的形象,又一次深深地烙印在世人和我的腦海裡。

坊間,所有跟阿富汗有關的書籍:《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誰殺了喀布爾女人》、《喀布爾美容學校》....幾乎沒有一本不是摻著令人鼻酸的血淚。即使以《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二書而享譽世界文壇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sled Hosseini),也以近乎悲情的筆法,描述自己的母國。

於是,當我後來有幸認識一群來自阿富汗的塔利班朋友,而他們甚至是以「巨商富賈」的身分出現在台灣時,我的好奇與疑惑是可想而知的,終於,多年後,在一次又一次地走入他們的家庭後,我慢慢把這神秘面紗揭開了。

2008年第一次到巴基斯坦西北邊境城市-奎達拜訪「卡卡將」(塔利班友人的暱稱)那天,當外子直接被帶上二樓的男賓會客廳之後,卡卡將家裡的小男孩、小女孩們立即牽起我的手走進玄關布簾內的大宅院裡,當時,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又一個從各個起居室冒出來,不管老少,明顯都已懂事的女眷們。

在她們此起彼落、興奮的吱吱喳喳聲下,我被帶進其中一扉布簾,不久後知道,那是卡卡將二太太瑟琴娜的起居室。

由於語言不通,所以我只能和團團圍著我轉的女眷、孩童們用肢體語言熱烈的比劃著手腳。女孩們十分熱情活潑,除了不停地對我東瞧西瞧、渾圓的大眼珠子轉個不停外,還嘰哩咕嚕地,妳一言我一語,用節奏明快的特殊氣音說著我完全無法意會的普什圖語。

在喝過熱茶、嚐過當地乾果甜食、又緊接著用完午餐之後,眾人繼續圍繞著我打量;眾女眷們既忙碌又歡樂地在瑟琴娜的起居室來來去去。有的拿來整盒手環努力幫我一串串戴進雙腕、有的拿來管狀指甲花泥為我畫紋身彩繪;有的側蹲在左側梳理我的頭髮、有的盤坐在右側為我綁著麻花辮。這群熱情的阿富汗女人們,儼然把我當成一只難得犒賞到手的洋娃娃,恣意地把玩著──實際上,也的確是一隻體積超大的「洋」娃娃呢。

就這樣,直把我裝扮到她們覺得滿意為止。

接著,不知是誰手舞足蹈地吆喝著要跳舞,果然,就有人搬出一台機型老舊的錄音機,手快腳快的另一名女孩,則已經放進一捲在台灣很久沒有見過的卡帶,播放起來;意外地,卡帶流瀉而出的,赫然就是我平常已經很熟悉的印度寶萊塢靡靡樂音,可見印度寶萊塢流行之廣。

三三兩兩,她們熱情地輪番上陣邀我起身跳舞,就這樣,和卡卡將家裡的女眷們如此無猜地玩鬧了ㄧ大半個下午之後,雖然我還是無法一個個認出她們來,但她們卻已經個個和我熟得想和我分享秘密了。就連原本因為卡卡將不停嚷著要把她剛生下不久的第9個孩子送給我而在我一進門就對我保持著明顯距離與敵意的瑟琴娜,也在與我手拉手一起轉圈跳舞後,主動地再次牽起我的手、望著我的眼睛,認真地說,她要再生第10個孩子,送給我。

瑟琴娜突如其來的盛情感動了我,我無以回報,於是,當下立即邀請瑟琴娜到台灣來遊玩,我的邀請多少帶著點禮貌性質的客套,只是隨口說說(我們文明人總是客套),沒想到,瑟琴娜卻再次以認真的表情搖著頭回答我:「不行。」

瑟琴娜一邊兩手交叉搖擺說著:「台灣,不」,一邊嚷著「布卡。布卡」,然後又怕我聽不懂,所以又一邊吐著布卡二字、一邊做著穿布卡的動作;言下之意是,除了上市集、跑醫院、回媽媽家之外,平常她們哪兒都不去的,就算出門,也一定要穿布卡。

說著說著,旁邊的女眷、小孩們都以為我這個「老外」不知道是甚麼是布卡,於是,一夥人立即從瑟琴娜房裡的衣櫃中翻出一件標準的、書籍上說的那種阿富汗婦女特有的密不通風、只有眼睛處留有長方型網狀細洞的藍色布卡,攤在我眼前。

圖4-巴基斯坦西北邊城-奎達,婦女上街都穿布卡(作者亞瑟蘭提供)
巴基斯坦西北邊城-奎達,婦女上街都穿布卡。(作者亞瑟蘭提供)

看到那件藍色布卡,我眼睛一亮!然後,又是一陣鼓動。小孩們想當然爾地以為我不知道這件藍色袍子是甚麼玩意兒,男孩女孩們都爭相著要示範穿起來的樣子給我看、並且拍照;終於等到其一名女孩也搶到布卡、穿過一輪之後,她把布卡撐在我眼前,用期待的眼神示意我也一起穿穿看,我當然二話不說地拿過布卡就往自己身子套上,因為,真的是太鮮奇了。

根據《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的描述:「.....阿富汗皇室...從1901到1919年................後宮的兩百名女眷穿著布卡,以免她們美麗的臉龐在她們走出宮門時勾引男人的視線.................布卡成了上流社會女性的一種服飾.............到了二十世紀50年代,穿著布卡蔚然成風,但也僅僅侷限於富有的家庭。」

這段話,我在那天的卡卡將家裡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證。

富有的卡卡將,二太太瑟琴娜的那件藍色布卡,不但材質輕盈、觸感滑溜,而且隱約透著絲光,以至於握著布卡的當下,我一時無法和各種書籍上寫的或是電視上呈現的「可憐的阿富汗女人們被迫罩在這些厚而重的藍布卡下,既悶且熱」的印象連在一起。

穿上藍色布卡之後的我,毫無意外地,引起一陣興奮地尖叫,我和卡卡將的家眷們彼此都感到非常的新鮮,我想,這不只是我第一次穿藍色布卡,也是這大宅院裡的老老小小第一次看到「老外」穿上他們的藍色布卡吧!

我趕緊把相機交給卡卡將的妹妹,因為我迫不及待地也想看看自己穿上布卡的樣子。

圖1-穿布卡的是作者。(作者亞瑟蘭提供)
穿布卡的是作者。(作者亞瑟蘭提供)

當我從數位相機鏡頭裡看到那個全身罩著藍色布卡的自己時,真是覺得不可思議,光看照片,誰能想得到畫面裡十足被壓抑模樣、看不到五官面孔的我,藍色布卡底下卻因為和大宅院裡的人們玩得開心而正咧著大白牙、張大嘴巴笑得開懷呢!

總算脫下布卡後,我想說這個下午也玩夠了,大家應該也都累了,未料,一名小男孩卻又搶過布卡,並且立即穿上布卡,不斷地做著轉圈、蹲下、轉圈、蹲下的動作;不過,似乎男孩太嬌小,撐不起高大的瑟琴娜那件藍色布卡,所以,我一時看不懂眼前這群簇擁的孩兒們又在淘氣些甚麼,直到另一名比較高大的女孩搶到了布卡,然後也開始穿起布卡玩著轉圈、蹲下、轉圈、蹲下的遊戲,我才總算了解他們正在玩著的花招。

原來,利用氣球原理,在穿著布卡快速轉圈的同時,如果布卡底下收攏足夠的空氣,那麼就可以在蹲下的瞬間,把布卡像個小帳篷似地撐開來。

孩子們不停地轉圈、不停地蹲下,然後又不停地衝上來看我的相機是否有捕捉到他們成功地把「帳篷」撐開的樣子,在經過多次努力後,我才終於拍到一張完美弧度的「布卡帳篷」。

圖2-布卡帳篷。(作者亞瑟蘭提供)
布卡帳篷。(作者亞瑟蘭提供)

若非親臨其境,誰又能想像得到象徵封閉、苦悶、壓抑的藍色布卡,竟然也可以是小孩們的「玩具」?

塔利班政權禁止音樂、舞蹈、電影、電視,甚至禁止女人就業、上學;不管是無法違抗、或是誠心地服膺塔利班政權,卡卡將偌大的家裡的確是連一台電視機都沒有,只有在節慶時,才會搬出錄音機、音響等,在自己家的宅院裡低調慶祝,

針對阿富汗婦女的藍色布卡,還有另外一種普遍的說法:「這種服飾現在成了窮人階層的一種象徵,許多女僕和小女傭接手了主人們的絲綢布卡。」

在和卡卡將這一大家子近距離相處過多次之後,我雖不敢完全否認這種說法,但是卻也相信:接觸的階層不同,看到的事實與結論也不會一樣。

畢竟,我在卡卡將家裡看到的是一整個超級大HIGH咖的家族,罩在藍色布卡底下的這些女孩們,個個活潑熱情,不知人間疾苦;從大人、小孩身上衣服的式樣、質地以及所配備的華麗首飾甚至可以看出,她們即使居家不外出,也是極其美麗地裝扮著自己。我身上那件閃著絲光的藍色布卡主人瑟琴娜,更是一位有著高傲氣息、令人為之傾倒的高眺美女哩!

永遠活力十足、幽默風趣的卡卡將,不只一次對我們炫耀一件往事:即使已經娶了兩個太太,還是有某位阿富汗朋友家裡的女人曾經衝出門扉試圖擋住卡卡將的車子,嚷著要他娶她!

卡卡將的話到底有多少真實性無從求證,不過卡卡將的話至少透露出一個事實:阿富汗女人,也是活生生地,會哭會笑會打情罵俏、懂愛懂恨懂風花雪月的,造物主大能創造的,女人。

過去,世人揭露了太多關於阿富汗婦女的悲慘故事,我無意也無力顛覆這個印象;在拜訪了另一個比較拘謹的家族後,看到一位才18歲就從阿富汗的坎達哈嫁到巴基斯坦奎達來給那位50幾歲的塔利班朋友做二太太的年輕女孩,儘管她都已經可以透過視訊跟我互道平安了,但是,在沒有男主人的同意之下,還是堅持不讓我拍照。這也讓我了解到,卡卡將的家族或許只是個異數。

圖3- 已達適婚年齡的「阿富汗少女」多半是不接受拍照的,所以放一張阿富汗少年的照片。(作者亞瑟蘭提供)
已達適婚年齡的「阿富汗少女」多半是不接受拍照的,所以放一張阿富汗少年的照片。(作者亞瑟蘭提供)

太多的阿富汗女孩、太多的阿富汗故事了,最近,因為「阿富汗少女」作者來台辦攝影展的新聞,不免想起我那些在遙遠國度、出門必須穿布卡的阿富汗大小女友們,我們至今依舊經常透過視訊通話、問候彼此;她們和攝影展裡的那些阿富汗女孩們來自同樣的國家,經歷過同樣的苦難,然而,不同的命運卻把她們帶到不同的地方,過著不同的生活,我無法評論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我只能深深地慶幸:因為多了卡卡將這扇窗,看到了另一片阿富汗風景。

*作者為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藝術大學圖文所碩士。曾任國中教師八又四分之三年,穆斯林作家,著有《愛在巴基斯坦蔓延》、《旁遮普散記》、《我不愛印度?》、《浪漫遊印度-愛上印度的22個理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

亞瑟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