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穿著藍色布卡的女人,是西元2000年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衛星城市瓦拉爾品第 (Rawalpindi);因地緣關係,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代,有許多阿富汗人從附近的邊境進入,所以,整個城市邊緣遍布廣大的阿富汗難民營;後來巴基斯坦的政治明星布托也是在這個城市被暗殺的,不過這是題外話。
當時的我,剛成為穆斯林沒幾年,對伊斯蘭國度也不甚了解。猶記得,當我在市集裡不經意發現那些全身罩著密不通風的藍色布卡的阿富汗女人們在身邊走動時,剎那間的反應除了驚詫還是驚詫:「沒想到在這個時代裡,居然還真的有報紙上寫的那種女人,沒想到她們就這麼現實地在我眼前走著!」
那次的瓦拉爾品第之旅,行程短暫、來去匆匆,關於穿布卡的女人,事後並沒有在我生活泛起多大的漣漪。
再次想起這些穿著藍色布卡的女人,是兩年後由國家地理雜誌發起的那個「尋找阿富汗少女」活動。因「阿富汗少女」這張照片而聲名大噪的戰地記者史蒂芬・麥凱瑞(Steve McCurry),拿著1985年在巴基斯坦白夏瓦的阿富汗難民營採訪、拍攝而刊登在雜誌封面的那張照片,再次深入同一個難民營,尋找當初那雙懾人的海綠色深邃眼眸;阿富汗苦難的形象,又一次深深地烙印在世人和我的腦海裡。
坊間,所有跟阿富汗有關的書籍:《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誰殺了喀布爾女人》、《喀布爾美容學校》....幾乎沒有一本不是摻著令人鼻酸的血淚。即使以《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二書而享譽世界文壇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sled Hosseini),也以近乎悲情的筆法,描述自己的母國。
於是,當我後來有幸認識一群來自阿富汗的塔利班朋友,而他們甚至是以「巨商富賈」的身分出現在台灣時,我的好奇與疑惑是可想而知的,終於,多年後,在一次又一次地走入他們的家庭後,我慢慢把這神秘面紗揭開了。
2008年第一次到巴基斯坦西北邊境城市-奎達拜訪「卡卡將」(塔利班友人的暱稱)那天,當外子直接被帶上二樓的男賓會客廳之後,卡卡將家裡的小男孩、小女孩們立即牽起我的手走進玄關布簾內的大宅院裡,當時,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又一個從各個起居室冒出來,不管老少,明顯都已懂事的女眷們。
在她們此起彼落、興奮的吱吱喳喳聲下,我被帶進其中一扉布簾,不久後知道,那是卡卡將二太太瑟琴娜的起居室。
由於語言不通,所以我只能和團團圍著我轉的女眷、孩童們用肢體語言熱烈的比劃著手腳。女孩們十分熱情活潑,除了不停地對我東瞧西瞧、渾圓的大眼珠子轉個不停外,還嘰哩咕嚕地,妳一言我一語,用節奏明快的特殊氣音說著我完全無法意會的普什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