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創業故事》黑手變科技咖!替台積電維修20年真空幫浦 投上億自製設備打入力積電、華虹等半導體大廠

2021-11-23 16:40

? 人氣

鋒魁董事長張錦發。(圖/記者周康玉攝)

鋒魁董事長張錦發。(圖/記者周康玉攝)

「別人問我為何當老闆?我笑稱沒錢才會做老闆。」俐落平頭、爽朗渾厚的笑聲,說話口吻接地氣的張錦發,成立鋒魁29年,從不銹鋼鐵箱製造「黑手」起家,在因緣際會下,誤打誤撞走進半導體叢林,如今公司逐漸茁壯,將於本週三(11/24)登錄興櫃,正式成為半導體上市櫃成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張錦發從小對數字敏感,對投資市場頗有熱情,父母在他17歲時,給他一筆資金讓他操盤,適逢30年前的台股榮景,從1986年到1990年間,短短四年,指數從1000多點推升至12000點,翻11倍,

張錦發搭上這波熱潮,曾一度在一天內就賺進200萬元。如同當時許多金融市場的當沖高手、股市做手一般,收盤後便開始聚餐慶祝,天天開名酒、吃魚翅,過著奢華的生活。

沒想到,張錦發在1987年入伍後,股市從12000點一崩盤到2000多點,手中持股跌成壁紙,把過去兩年操盤所賺的錢賠光,血本無歸。

鋒魁小檔案。(表/記者周康玉製)
鋒魁小檔案。(表/記者周康玉製)
鋒魁董事長張錦發小檔案。(表/記者周康玉製)
鋒魁董事長張錦發小檔案。(表/記者周康玉製)

股市血本無歸改當學徒

在股市大起大落,僅僅高職畢業的張錦發漸漸覺悟道,必須習得一技之長才能生存,退伍前一年,就開始到鐵工廠當學徒,學習製作鐵箱、當起黑手,學得一身模具和金屬加工技術,決定創業,先從鐵箱開始做起,以及製造和批發不銹鋼產品,開始對外承接金屬加工業務。

當時台積電還沒成立,仍是工研院電子所,因緣際會,他得知電子所需要一些「閥」,需要不銹鋼製品,這時張錦發意外發現:「同樣是不銹鋼,用在半導體產業,產值卻比原先高出數倍。」在80年代科技建廠業務興起背景下,決定投入許多科技工廠氣體系統建造的業務,也打開張錦發做起半導體生意之門。

初期公司名稱為「錦慶鐵箱」,從最初供應台積電不銹鋼零件後,更逐漸切入半導體廠房生意後,漸漸把商業模式機會轉移到廠房所需耗材及維修服務,尤其以真空幫浦設備維修為主,若以一年平均維修1500的幫浦計算,20年下來,維修台積電的真空幫浦設備至少3萬個!

鋒魁即將登興櫃,右起為董事長張錦發和總經理林千惠。(圖/記者周康玉攝)
鋒魁即將登興櫃,右起為董事長張錦發和總經理林千惠。(圖/記者周康玉攝)

真空幫浦成戰略物資、投上億自主研發

「修了這麼多個幫浦,為什麼無法自己做一台?」張錦發表示,全球的真空幫浦市場被Edward、Kashiyama、Ebara等三大廠獨佔,按照公司維修20年的經驗,三大廠牌的優缺點都知道,他興起自主研發的念頭,兩年來投入上億元,終於打造出MIT的真空幫浦機。

另一方面,真空幫浦在半導體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只要是真空環境的廠房都需要,且每一道製程都需要,舉例來說,月產能3-4萬片的28奈米12吋晶圓廠約需要2000台乾式真空幫浦,若更先進製程如3奈米,就須增加到5000台幫浦。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康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