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民調都顯示,「公投綁大選」是年底四項公投中聲量最差的,這一點都不意外,程序民主就像空氣無色無味,平常無感,真的缺少時會要人命;同樣的,少了程序民主,民主也可能就不存在了;從這幾次聽民進黨要員為「禁止公投綁大選」政策辯護的說詞,就可以窺知台灣民主惡化的真正關鍵何在。
在上周的說明會中,代表公投綁大選正方的羅智強,一上場就以民進黨的昔日之我痛打今日之我,抬出綠營的林義雄、蔡同榮等公投大老,批評民進黨一執政就背棄當年的民主理想,徐國勇也反脣相譏回應,「你講得出林義雄的反核四、能像蔡同榮一樣挺台獨嗎」,這句話除了譏諷羅智強「不配」和林義雄、蔡同榮並列,另一個意涵是:林義雄、蔡同榮當年以公投來追求反核四和台獨,現在核四已經是實質停工,台灣也接近實質獨立,公投難道不是「歷史任務已完成」?後來的人還要談公投,甚至用公投來主張重啟核四,那就是徐國勇口中的只懂公投的「皮毛」,不懂公投的實質內容了。
可以說,這幾次的公投綁大選說明會,辯論雙方是在平行時空辯論,公投綁大選的正方在意的是程序民主,代表反方的民進黨政府,談的卻是實質的民主內容問題,也正因為在不同的層次上辯論,才會有從上至總統、中至閣揆及內政部長,下至黨公職,批評四項公投是國民黨「亂台灣」,不顧這是人民的基本權利,而且其中的重啟核四和藻礁公投,還是由民團或個人提出,有充分的自主性,基本和政黨無關;即使反萊豬公投是由國民黨提出,但是也得到向來反萊劑進口的民團支持,都不是一句政黨亂台灣就可以隨意打發的!
對民主的態度,是民進黨最大的雙標
從萊豬、藻礁到公投綁大選, 民進黨常被譏為雙標,然而,民進黨最大的雙標就是對民主的態度;確實,威權轉型的民主必然是少數人流血流汗、而多數人搭便車的過程,但民主是公共財,不像勞工抗爭會有禁止搭便車條款,民主不能說只有那些曾經付出的人才夠資格享受民主,任何的排除就違反民主的基本原則;但民進黨的宣傳作為就是將國民黨打為搭便車的投機者,因此而來的潛台詞是:民主是我們爭取來的,你們國民黨也配享用;跟著這個修辭而來的是,任何國民黨提的行動,從立院抗爭到公投,都是「打著民主反民主」(徐國勇語),由民進黨來定調何為民主、何為反民主。
當然,這一套綠營的搭便車觀點有太多漏洞,總統蔡英文在威權體制時大概除了偶爾看看黨外雜誌,沒有任何努力或犧牲,為何她現在坐享白色恐怖受難者或政治犯犧牲而來的成果,事實上,今天的民進黨要員多數也是威權年代的沈默者;更荒謬的是,當莊瑞雄對著青壯世代的鍾沛君流露出套「我比你有資格談民主」的說法時,更顯其荒謬,解嚴前3年才出生的鍾沛君,只因為是國民黨員,就成為不夠資格談民主的人種;民進黨的搭便車理論不但可以任意對國民進行分化,而且這套政治貴族、賤民區分的界限還是可以無限綿延傳到後世。
另一個弔詭的問題是,以民進黨對公投的態度,如果完成該黨創黨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獨立建國後,台灣還需要有公投嗎?民進黨批評國民黨是「利用民主反民主」,民進黨何嘗不是對公投用過就丟,林義雄過去為了核四公投苦行,一旦民進黨拿下執政多數,蔡政府廢核四、將燃料棒送出國前甚至不曾經過國會決議或討論,這次的核四重啟提案,不過是行使林義雄過去要求的權利,不能說民進黨提就是「人民作主」,在野黨或民團提就是「亂台灣」。如果公投可以用過就丟,民主程序是否同樣也可以在民進黨的終極台獨目標達成後就棄之如敝屣。其實,民進黨執政後諸多的雙標作為,就是工具性的看待民主的展現。
事實上,程序民主本來是用來解決實質民主難題的,這是西方宗教戰爭多年後學到的寶貴教訓,大家雖然信仰不同,但還是能透過民主程序共存,這在如台灣這樣有認同或價值衝突的國家尤其重要,民進黨輕率的將實質民主和程序民主混在一起,輕則釀成政治衝突及僵局,重則是民主的大災難;甚而,以神聖目標為名而不擇手段,這也是威權國家取消民主最好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