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端坐台上,帶著口罩,由透明隔板隔開,更多嘉賓的實時影像則出現在屏幕上,碩大的頭像一字排開——這一幕似乎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中見過,卻因為一場久久不結束的疫情,提前進入我們的生活。
11月24日,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論壇由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貿發局主辦。
香港似乎是這場會議的絶佳舉辦地——毗鄰中國內地,那裏是疫情爆發之地,又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地理上處於東亞的中心;得益於疫情控制,香港生活大致恢復,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編製的「正常化指標」,香港以96分居最榜首。
會議形式的變化,似乎在提醒我們,疫情遠沒有過去。雲集論壇的學者、商人、醫生、官員,不論是親臨現場,還是遠程發言,都繞不開一個話題——我們如何走出這場疫情?
政策的分流:清零與共存
疫情爆發已近兩年,這兩年,最明顯的感受是,各個國家的邊境,存在感無比之強。
對於普通人而言,疫情前,國與國之間的區隔不過是一張機票和一紙簽證。在一些地方,甚至這兩樣也免了,鄰國不過是幾十分鐘車程,還能免簽。
但疫情之中,防疫措施首先加強的就是邊境的管控,國與國之間的區隔,是嚴格的簽證限制,稀少的航班與天價機票,以及14天,甚至21天的酒店隔離。
以國為單位的防疫政策大分流也在過去兩年愈演愈烈——比如中國、香港特區奉行「清零」,而歐洲多國和美國早早採取「群體免疫」,還有如新加坡、以色列這樣先是「清零」,再轉變為「與病毒共存」。
在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上,一場關於防疫政策的分論壇似乎成了「優等生聚會」,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以色列的衛生部門決策者,齊聚一堂。
作為分論壇主持人,世衛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外界可能會忽略,衛生部門在決策時往往面臨兩難的境地,有時科學研究和統計無法跟上形勢發展,政府需要在很多情況未知時做出決策。而任何決策,往往是左右拉鋸(push and pull)。
換言之,沒有完美的決策,不過是在不同「得與失」之間做取捨。
要生命,還是生活?
「生命與生活的選擇(lives or life)」,在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上,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拆解新加坡政府在制定政策時的考量。
王乙康表示,仔細分析抗擊疫情無非三點:保持社交距離,加強ICU(重症醫療)能力,疫苗接種率。
王乙康認為,短期而言,保持社交距離可行,但沒辦法長期下去,人們總是需要生活。而加強ICU能力,硬體的擴張可以很快,相關人員則沒辦法快速補充。長期來看,唯有提高疫苗接種率,才能走出這場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