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奧斯卡提名的海地導演拉烏爾佩克執導的電影《青年馬克思》(The Young Karl Marx)日前在紐約公映。影片描寫了馬克思在19世紀中期輾轉於西歐各國的流亡生活及其思想體系的形成過程。佩克在影片公映前夕接受了美國之音的專訪,一起去看一下詳細情況。
這部電影開始於馬克思在擔任《萊茵報》主編期間受到普魯士政府打壓被迫移居巴黎,結束於《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影片以1840年代經濟蕭條、人心思變的歐洲為背景,描寫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識與結盟,以及當時歐洲左翼知識界對社會變革的思考和爭論。
導演拉烏爾佩克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影片雖然講述的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但馬克思和他的同事們面對的很多社會問題今天仍然存在。這是他決定製作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
他說: 「他們的理論給了我們需要的工具,有助於了解今天的世界。從工業革命,到資本主義的誕生,再延續到今天的『瘋狂資本主義』。我們的世界仍然危機四伏、仍然貧富懸殊、仍然歧視外來者、仍然箝制言論自由。」
在這部影片中,尚未走入歷史教科書的馬克思是一個生活困頓,但充滿激情、倡導通過階級革命改善社會底層困境的熱血青年。影片主要通過馬克思和蒲魯東、魏特林等歐洲左翼社會活動人士的激烈辯論,來展示馬克思思想體系的形成和演進。
導演佩克說,他希望藉由這種敘事方式展示,無論是馬克思時代的歐洲,或者是當下社會,複雜的社會問題不會有簡單的答案,無知是社會變革的最大阻力。
他說:「我們越來越容易對於日益複雜的問題給出簡單的答案,似乎生活就是這麼簡單。但生活是充滿矛盾的,或者藉用另外一個馬克思理論的術語,是充滿辯證關係的。兩種互相對立的觀念可以同時存在,我們需要明白這一點。」
馬克思最重要的盟友和支持者恩格斯在這部影片中幾乎佔據了一半的戲份。對此,導演佩克解釋說,「恩格斯寫下了關於曼徹斯特工人狀況的最深入的調查報告。他對此全心投入。這和他的富家子弟背景是一種矛盾。他展示了一個人可以擺脫自己的背景,去了解特定的社會問題。」
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創立的兩個最大共產主義政權前蘇聯和中國,一個已經不復存在,一個正在經歷深刻變化。佩克說,對於藉由馬克思的名義而推行的政治制度,馬克思本人也未必認同。
他說:「毛澤東和列寧一樣,背離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毛時代和蘇聯時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可能會被處決,包括在今天的中國也會如此。現在的中國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完全如此。儘管中國的管理是集中式的,官僚式的,但絕對不是共產主義,因為巨大的貧富差距仍然存在。」
《青年馬克思》的劇本由佩克本人和法國編劇帕斯卡-伯尼茨共同創作。該片在影評網站Rotten Tomatoes上的觀眾滿意度為百分之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