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會在上月10日表決通過《台北市重陽禮金致送自治條例》,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反對,也準備提出覆議。此案值得重視,不僅在後續的府會政治攻防上,對社會福利資源的分配,也有值得探討與檢討之處。
柯文哲上任後自2016年起,取消每年1500元重陽敬老金,理由是反對這種一次性、不分貧富、形同綁樁的福利金發放,引起不少長輩不滿,柯市府承受不少壓力、也挺過連任,不過,這次市議會國民黨團重啟審議《台北市重陽禮金致送自治條例》並表決通過,讓這種不排富的敬老福利金「重見天日」。
柯文哲則是在臉書發文指出,即便任期只剩1年,仍然認為應將國家預算規劃用於更長遠的規劃,持續堅守政治價值與財政紀律,不走回一次性福利的老路,並直言拒絕靠重陽敬老金選舉綁樁。
排富幾年之後,重陽敬老金會在現在發酵、讓國民黨團重啟審議並表決通過,敏感一點就知道:選舉又來了,明年是地方選舉上場,在野黨與議員們希望藉著主導通過普發的敬老金,得到老人家的政治支持。雖然堅持排富的柯文哲仍驚險連任,但在政客們的心中,排富與否的敬老金確實有「政治效益」─當時與柯競選的國、民兩黨候選人丁守中與姚文智,都說當選要恢復不排富的敬老金。
其實,政客們把增福利、發現金跟自己的政治利益結合,算是一種「普世」現象,許多縣市地方不管財政多困窘、負債多高,總是要努力擠一點錢出來發老人福利金。依《新新聞》「社會福利世代分配不均」的報導指出,「除了金門縣之外,其他21個縣市一年發出約55億元的重陽敬老禮金」,如果「再加上涉及約20種名目的敬老禮金,不論是定期或一次性發放,每年已逼近90億元」。
從近30年前、當年的在野黨民進黨開始喊出老人年金開始,什麼老農津貼、敬老津貼、重陽老人金……,針對老人發放的各種名目的現金福利金不時問世,而且許多都從原本主政者「政策決定」發放,演變成有法令、條例的制度化發放,甚至可以根據通膨的物價指數調整的制度都有了,老人成為朝野政客福利爭取的主要對象,相較之下,柯文哲的重財政紀律、堅持要有排富的敬老金,就顯得相當獨特而「寂寞」。
撇開政客心中對老人的尊敬、愛護有多少的「心證」問題不談,從數據上看,政客們把爭取老人福利列為優先,確實是經過算計的「理性行為」。因為老人的人數多、投票率又高,爭取老人比爭取年輕人「划算」。
如果以去年總統大選時各年齡層的選民人數看,60歲以上的選民人數有527萬人,但一般所謂的「年輕人」,如20-29歲的人數311.9萬人,遠比60歲以上的527萬的人數少;即使加上30-39歲的354.96萬,雖然讓20-39歲的總人數超過60歲以上,但投票率上,往往是年齡越高、投票率也越高。2016年總統選舉中,年輕人投票率都只有5成多,但高齡組的投票率則在7成以上。即使2020年因「芒果乾」因素,把年輕人投票率一舉拉到7成,但高齡組的投票率則又上揚到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