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祭出的這些惠台措施,最輕忽的說法就是:難取人心;最政治的回答,則是賴清德在立法院說的「最終目的都是要併吞台灣」,最情緒的回應是陸委會的「利益換認同」。這些說法都忽視原本兩岸在「經濟量體」上日益擴大的差距,無視過去10年兩岸技術、人才的流向,因而輕忽(或不願面對)此政策帶來的影響。
過去30多年來,基本上是台灣的企業、技術、資金往中國流,早年只是利用中國低廉的生產因素,生產後再出口;但中國已由世界工廠往世界市場移動,而且高科技產業快速進步,資本市場的量體與深度也超越台灣。台商到中國投資,更多的是尋求貼近市場、利用當地技術、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甚至結合。
在原本就是「台灣流向大陸」的趨勢下,當官方對企業釋出「國民待遇」的大利多後,企業赴中國的投資、出走到大陸掛牌,到底會增會減,應該不難判斷吧?
至於人才問題,中國早年是廉價勞力大國,但經過數十年成長,中國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已跟台灣接近,中高階管理、專業人才的薪資,則更早已在台灣之上。過去幾年動輒傳出中國科技企業以5倍薪資(即所謂的「用人民幣換台幣」),近年則矛頭對準高教人才,以2倍以上薪資挖角,吸引台灣眾多的「流浪博士」。跨國人力顧問公司的資料更顯示,中國中高階主管的年薪早已是台灣的2倍以上。
去年行政院主計總處曾公布一份「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報告,台灣人赴海外工作的人數從2005年的34萬,增加到2015年的72.4萬,10年內倍增;更細部看,到中國工作者占6成左右,且年齡層持續往下,25-29歲者的比例反而最高。
簡單的說,對岸針對台灣民眾祭出「國民待遇」,如果對岸還是那個低薪、靠勞力密集生產的經濟體,大概不會有太多台灣民眾有興趣。但對岸的薪資水準已趕上台灣,中高階管理者與專業人才的薪資更已是倍數於台灣,原本就已持續吸引台灣就業者進場,且以年輕、專業、中高階管理為主,在增加這麼一個惠台政策後,台灣的人才是否加速流失、西進更快,答案應該很明確。
台資企業可以36天就完成上市批准,其它台商自然會興起「有為者亦若是」之感;如果台灣低薪難突破、人才外流情況只會增加。而官方加速台資企業掛牌、祭出「惠台31條」,則是在原有趨勢上「再推一把」。
想減輕惠台措施對台灣的影響,用形而上的「愛台灣」、政治恐嚇性的「要併吞台灣」等,大概無濟於事,因為人性中的「經濟人」本性在利害差距大時會特別容易浮現;即使號稱「天然獨」的年輕人,在數倍薪資、更大市場、更多成長等利多吸引下,也未必擋得下西進腳步。那些「重利輕別離」的商人、企業,面對本益比數倍於台股的中國股市,加上「光速效率」加持,要留在台股就更難了。
而政府更尷尬,對岸祭出對台灣企業與民眾有利的政策,除了講講統戰、利益換共識等空話外,能著力處少,更不可能訂法不讓企業與民眾赴中國工作、承攬業務。唯一的辦法,只能期待政府與企業多多想方設法,增加與提高台灣的留才、留企業的能力與吸引力,才是正道,否則,終難抗對岸這次祭出的吸星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