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王彥喬/北京報導
中國近年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解決嚴峻的歷史遺留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方向,即「黨領導市場經濟工作」。然而,面對體質、效率都欠佳、甚至會拖垮整體經濟的國有企業改革時,如何在「黨控制」與「市場自由意志」的本質衝突中找到平衡,中國始終摸著石頭過河,尋找所謂的「中國模式」。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國企應該推動「混合所有制」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受訪時認為,應該推動「混合所有制」,進行國企的股權改革,讓國內、國際民企參與國企的股權中。不過,面對中國不斷地以國家力量介入資本,外資無不猶豫觀望。北京當局10日也表示,中國的方向是按參與的外資,依股權行使表決、經營權及各項應有權利。
中國國企的出現有其歷史背景。1949年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推行計劃經濟,需要幾個大型、由國家控制走向的企業,快速且精準地執行國家基礎建設、能源、住房等國家發展工作,並透過大量僱工,解決民眾的失業問題,讓國家儘速穩定下來,也因其背負國家任務,故在市場中,總能取得國家特批的優惠待遇、政府採購特權等,對民間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
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越加走向市場導向的經濟模式,於是這些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國企,如中國石化、中國一汽,因不具備市場競爭的淘汰機制,產生嚴重的冗員、冗事等各種「冗」,效率低下不待言,甚至成為國家沈重的負擔、拖累經濟發展。
中國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走入國際
基於國企的階段性任務大抵完成,中國近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走入國際,意在由市場解決國企的低效率,轉型以傳統高污染製造業為主的國企,做整體產業結構調整。不過,這個超大工程衍生的海量議題,不但對國內市場產生結構重組,也對全球資本市場掀起震盪。
對於國企改革,世界前百強的中國骨幹型國企「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受訪時表示,國企提供5000萬人的就業,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群體、巨大的產業主體,國企每年繳交3萬7000億的稅收,約占全中國稅收的1/4,還有2兆元人民幣盈利、150兆元的國有資產,國企利潤2017年增長了23.5%,整體有保值增值的成績。
寧高寧:國企淨資產回報率偏低,創新能力不夠強
那為什麼還要改革呢?寧高寧解釋,因為國企在淨資產的回報率,即股東資金回報率上,相對於同行業的其他資本並不算高;背後有社會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同時,國企所處的領域是傳統行業,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都不夠強,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上,也成了改革的重點。而過去容易改的改過了,好改的也都改完了,一般的效能也發揮得差不多了,再往下走就是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