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兩岸影視的巧合

2021-12-16 05:30

? 人氣

兩岸在影視上都有鉅作,而且題材多半為塵封的近代史,透過藝術表現追念前人,台灣則是透過電視劇「斯卡羅」表現清末原住民為守護這片土地而參與國際事務的過程。(公視提供)

兩岸在影視上都有鉅作,而且題材多半為塵封的近代史,透過藝術表現追念前人,台灣則是透過電視劇「斯卡羅」表現清末原住民為守護這片土地而參與國際事務的過程。(公視提供)

不約而同的共同點

近來兩岸在影視上都有鉅作,而且題材都是塵封多時的近代史, 也透過這樣的藝術表現追念前人,台灣透過電視劇「斯卡羅」表現清末原住民為守護這片土地而參與國際事務的過程,大陸則是由電影「長津湖」表現其愛國情操。往日曾經在抗美援朝中抵禦美帝的精神,現在同樣可以發揮在美中衝突。巧合的是兩岸作品的交集都是「美國人」但是論述的角度卻完全迥異!一方感恩於台灣得以「被世界看見」另一邊卻視之為毀家滅國的仇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長津湖戰役

本戰起於韓戰爆發的1950年11月底,中共希望利用優勢兵力,達成將號稱美軍王牌的海陸第一師完全殲滅的戰術目標;一方面可以改變自美軍於仁川登陸後扭轉戰局的優勢,二方面能打破美軍不敗的神話!長久以來在眾多解放軍誇稱痛擊美帝戰事中,「長津湖之戰」無疑是較被忽略的,雖然中共也宣稱獲得本戰的大勝,但我們也許可以自行分析最終所謂的勝利者是誰?理想很完美但現實卻很骨感,個人認為本戰中共沒有達成原先想達成目標有以下原因:

1、初始意圖要做到完全抹去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設想,好高騖遠而不切實際,此目標代表其自始就太輕視美軍!中共挾四年內擊潰國民黨四百萬大軍,並逼至台灣一隅的新勝,誤以為同為美式裝備的美軍戰力不過爾爾。人海戰術在以往國共內戰時對付國民黨綽綽有餘, 但是在韓戰中要面對付美軍火海則力有未逮,因為光是佔有空優此點美軍就比國軍強了不知千百倍。

國共內戰期間沒有空軍的中共也同樣吃盡苦頭,但是比起美軍而言往日的國軍是如此微不足道!整個韓戰中美軍自始至終擁有整個白天,志願軍所有活動都只能在夜晚進行,白晝只要有任何部隊運動或集結,美軍必定利用空優粉碎其企圖,嚴重干擾其後勤補給通暢使攻勢在緊要關頭因糧彈俱不足而無奈停止 「大軍未發而糧草先行」是戰場決勝的根本但此點中共卻可望而不可即。「長津湖」片中對於冰雕連的敘述雖然悲壯,但也暴露當時現實狀況:補給線的脆弱導致士兵沒有足夠禦寒冬衣而成建制凍斃。

2.沉溺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國共內戰期間解放軍百戰百勝的穿插迂回迴,圍圈打點圍點打援,在韓戰中對美軍卻沒有應驗,此戰中同樣也想利用分割穿插將敵軍撕裂為各自為戰的小單位,類似成功戰例在1939年芬蘭對蘇聯的「冬季之戰」中也曾出現。芬軍成功將蘇軍大部隊分解為散兵游勇後消滅,但是此戰中共完全沒有得逞因為美軍的火力發揚表現得淋漓盡致,不但有空中優勢地面還有砲兵與坦克支援,遇到被包圍時直接固守等待空投即可,最後中共第9兵團宋時輪下轄第20,26,27 三個軍共15萬人,欲圍殲美軍陸戰隊第一師的計劃完全泡湯,即使以優勢兵力圍攻不到2萬人還是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韓戰對台灣的生存關鍵

韓戰爆發前中共對於台灣虎視眈眈,共軍宋時輪的第9兵團就是預計作為登陸的主攻部隊,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增兵韓國的同時將第七艦隊開進基隆與高雄,6月27日第七艦隊開始協防台灣海峽,宋時輪的第9兵團立即調東北過鴨綠江入朝,台灣局勢得以轉危為安,因此韓戰的爆發遏止了當時中共計劃的武力犯台!

和我們認知不同的好人

「斯卡羅」片中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扮演的歷史角色非常具有爭議性 ,此人在對於台灣在歷史上的轉變無疑有極大負面影響。他在成功處理本劇中羅妹號事件後五年赴日擔任顧問,憑藉自己的台灣經驗向當時剛崛起的日本大力鼓吹進兵台灣的重要,並且協助1874年日軍出兵台灣的攻擊行動,他的積極介入是日本在甲午戰後,斬釘截鐵強清朝務必割讓台灣的主因,進而造成日後台灣同胞在反抗日治的慘重傷亡!因為其助紂為孽造成的罪孽,我輩作為後人對於如此好人的作為豈能不察?

*作者為一個影視粉絲與關注近代史的工程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