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後即強調要以「價值觀」結合盟友,但這並不完全適用於東南亞,如拜登主導的「民主峰會」就未邀請星、越、泰等國參加。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專訪時曾表示,「對美國來說,兩黨所支持的一致觀念是:我是民主,你不是;我是為了人權,你不是。如果這樣處理問題,就會變得困難。」或許對美國而言頗不中聽,但反映的現實是,「人權外交」的作用在東南亞地區有其侷限性。
對美國而言,實施東南亞政策最有力的工具是軍事,華府也期待它所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澳英美聯盟」(AUKUS),能有助於此地區的和平穩定;但東南亞國家卻擔心,這會讓它們陷入中美軍事對抗的困境。印尼大學教授、前印尼商務部長馮慧蘭(Mari Elka Pangestu)就坦言,「兩頭大象打架,我們不想被踩死。」東南亞國家希望美國把更多的注意力擺在主導區域經濟聯盟,而非只是建立軍事安全機制。
拜登了解經濟工具的重要性,因此他在10月宣布,撥款1.02億美元用於東南亞醫療、經濟及教育等合作。然而川普退出TPP後,美國已錯失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良機。美國現非RCEP和CPTPP的成員,但樂見沒有中共加入的區域經濟聯盟出現。例如,日本、印度和澳洲3國為了降低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過度依賴,推動「三邊供應鏈復甦倡議」(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 SCRI)。據此,美國也在擬訂一個全面的「印太經濟框架」,在包括數位經濟貿易、技術、韌性供應鏈、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工標準等在內的共同利益領域,促進區域國家的普遍繁榮。
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早就是台灣「南向政策」和「新南向政策」設定的目標。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台灣在今(2021)年前十個月對東協投資金額出現爆炸性成長,1至10月投資額高達5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投資金額比重高達38.7%,近二十年來首度取代中國大陸,成為我國對外最大投資目的地。
美國視台灣為印太戰略的一環,但不應只從地緣政治考量,將台灣做為遏制中共的一張牌;美國應考量台灣的經濟發展需求,幫助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蔡政府在這次公投中,通過了「反萊豬進口」這一關。蔡政府以影響台美關係和台灣參與CPTPP的訴求,爭取全民支持,而美國在公投後如何呼應這些訴求,台灣民眾都在拭目以待。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