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院黨團結作戰下,打敗民團與國民黨合作的四大公投,民進黨的確好不容易僥倖贏得公投結果,這是僅有41%投票率的冷颼颼公投大戰,也只是原有政黨基本盤政治實力的基本呈現與發揮,國民黨雖敗猶榮,民進黨贏了面子卻又輸了裡子,將又如何牽動台灣未來的政局發展態勢?尤其是在絕大多數「中間選民」冷眼旁觀兩大政黨的所作所為之下,民進黨又將如何力挽狂瀾面對明年地方選舉可能繼續慘敗的情勢發展?或將牽動著蔡英文政府「下一步」的施政走向與內閣改組、政治接班的可能布局!
這次公投結果,國民黨該贏未贏,除了黨主席朱立倫無法有效統合執政縣市團結作戰之外,最大的問題還是誤判情勢「戰略失策」所致。本來國民黨的反萊豬及公投綁大選公投案其實是切中民進黨的政治要害,可以打的相當順手,卻因為一時貪功把民團的反核四及珍愛藻礁公投案也捆綁一起,大玩所謂的政黨對決大作戰,導致民進黨也全力反擊團結作戰,訴諸政黨對決的態勢,既模糊了各大公投議題的攻防焦點,也順勢運用了台灣多數民眾「親美反中」的微妙政治情緒,使得這場已經失焦的公投大戰演變成宛如「政治保衛戰」的藍綠大戰,民生經濟議題變成政治仇恨動員的政治對壘。在民進黨的政治認同好感度大於國民黨的情勢下,雙方固守政治基本盤,形成最後民進黨以51%到52%的公投「不同意」得票率領先了國民黨的47%到48%的「同意」得票率結果。
然而,將近35%左右的中間選民絕大多數沒有出來投票的真正原因在那裡呢?這是外界最好奇的政治關鍵所在,因為等到明年的地方選舉與大後年初的中央大選,這些「中間選民」的政治動向就會是主導並左右選舉結果的最最關鍵所在,如何贏取民心拿下地方或中央的執政權?當然,聚焦主軸也勢必在此,國民黨目前沒有討到任何便宜,而民進黨也絲毫沒有引動人心的政治亮點可以爭取到他們的支持或青睞。
台灣的「中間選民」基本上是「親美不反中」,但對執政者是抱有台、美、中政治關係要做到動態平衡的需求,安全與繁榮要兼顧,美、中關係都要搞得好或搞得定。然而,民進黨的全面執政,大搞「親美反中」的「抗中保台」政治路線,讓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嚴峻險惡的政治困境,兩岸好像隨時都有爆發戰爭或戰爭邊緣的危險威脅存在一樣,這對於這些廣義的「中間選民」而言,就是「不安全」及「危及繁榮」的政治動盪不安危險,因此,他們寧願選擇冷眼旁觀民進黨對公投案的賣力演出,靜觀其變後續的政局發展變化,畢竟,在這一方面,大陸軍機與戰艦頻頻繞台威脅,過度「傾中」或「親中」的國民黨,同時間也讓他們害怕被統一的微妙情結冉冉升起。
公投並不等於選舉,公投議題的炒作基本上就是一種民粹動員,輸或贏並不會直接衝擊到人民的生計與生活,充其量也就只是國、民兩大黨政治認同的大致體現,真正的政治輸贏還是在於誰來執政的大選。因此,當四大公投變成只是「黨爭」的權力遊戲,是非對錯與價值選擇早已淹沒在政黨的政治鬥爭及對抗上,要想讓這些「中間選民」產生投票意願,甚至力挺拉票、投票,就真的變得非常的困難,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演變成「黨爭」的公投大戰,就只是國家的內耗及撕裂對立,只是國力的再一次消耗,既沒有意義,更談不上任何的價值選擇!
是以,國民黨雖敗,是敗在自己的身上,戰略失策的自挖「天坑」並往下跳,只是證明黨主席朱立倫的領導無方,地方縣市執政諸侯的各自為政,一盤散沙何以為政!「朱下侯上盧竄起」就是當然的結果!民進黨雖贏,但輸掉了催出中間選民的執政動能,等於意味著上次贏得總統與立委選舉的中間選民縱使沒有完全流失也已位移到政治觀望的政治態勢了!這難道不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嗎?這難道不是政治隱憂、政治警訊嗎?
總之,要不要內閣改組不是身為當事人的蘇貞昌院長說了算,也不是彌漫著打贏公投情緒氛圍的民進黨可以「自嗨騙人」!重要的是,蔡英文總統兼黨主席有沒有政治視野與格局看到了民進黨正在大量流失中間選民支持力道的政治隱憂?
重要的是,蔡英文政府有沒有真正深入體會到「網軍治國」的政治風潮所掩蓋掉的執政無能與缺失已經正在敲響警鐘,甚至開始逐漸產生反撲的現象,台灣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中間選民」也已經快看不下去了,難道蔡英文政府還要如此因循苟且、惡性循環下去而不自覺自省嗎?「下一步」該如何走?「下一場戰役」要如何力挽狂瀾?恐怕才是問題的開始吧!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