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文化下鄉與文化進城

2015-02-05 06:00

? 人氣

如今已沒有人再小看「基層」的文化型態與生活經驗,鄉土文物及其成長的生態環境廣受尊重,也少有人再用「文化下鄉」這類字眼。毛院長要內閣團隊「以走訪替代下鄉、溝通替代宣導」的背後因素,不得而知,應非針對文化事務,而是看到行政官員仍保留「下鄉」巡視的習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日的台灣貧富差距擴大,唯獨飲食已非衡量貧富的重要標準,大魚大肉、夜夜笙歌者有之,粗茶淡飯、返璞歸真者有之,皆跟他們的財富無太大關係。現代人的飲食與嗜好與時俱進,卻又捉摸不定。不只「吃飽」,還要「吃巧」,有時擔心營養不夠,有時卻又怕澱粉、油質、紅肉太多,也是歡喜就好!近兩年食安風暴席捲台灣,除了凸顯食品安全管理、檢驗的行政問題,更進一步加深民眾對食材的疑慮,有機農業當道,人們發覺幸好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傳遞,飽受食安威脅的現代人,才有了躲避食品炸彈攻擊的防空壕。

以前乏人問津、棄若敝屣的鄉間植物,例如根菜類、食用厥類都成了養生珍品。餐廳、小吃店裡常見的地瓜葉,原是餵豬的「豬菜」,只有清苦人家才會從藤梗中「析」出可食的「蕃薯葉」,算是人豬共食了。學名馬齒莧的「豬母乳」,傳說中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就是吃這種賤菜度日,如今像薛平貴大登殿一樣,成為稀有的「寶釧菜」。

想吃「蕃薯葉」、「豬母乳」,追逐「自然風」、嗜食「古早味」的人未必是平民百姓,也包括許多有錢人。像台北市長柯P這樣:「再好的美食給我吃都是浪費,最好用一個碗公把飯菜塞在一塊……。」這是柯氏幽默,也反映他講究效率的人生哲學。不過,能如此享受狼吞虎嚥的現代人畢竟不多。

傳統農村的生活體驗獲得重視,是可喜的現象。然而,過猶不足,古早習俗與飲食方式也未必完全適合現代,特別是有些民俗活動,如果忽略時間、空間意義,一味推廣,並非是好事,這幾年無限蔓延的天燈就是一例。

二〇一五年元旦夜,泰國曼谷航空公司一架A320空中巴士客機,從曼谷飛抵清邁機場後,在跑道滑行時,飛機引擎吸入一枚天燈,原訂飛返曼谷納布機場的航班被迫取消。清邁機場負責人透露,跨年夜有二〇六個天燈降落機場範圍,清邁機場去年也有一一二班機因天燈問題而取消、五十班機延誤。相關照片被貼上臉書後,網友紛紛抨擊亂放天燈的魯莽行為。接連的安全事件,讓警方對於施放「天燈」時空限定更加嚴格,包括機場等重要區域附近不得施放,違規者嚴懲,以確保航空安全。

國內日前也有一則天燈的新聞,新北市消防局統計平溪一個月就有三萬個天燈升空,平均每月有一至二起因天燈引發的火災。二○一一年五月四日公布的消防法修正案第十四條,規定國人放天燈得先經過申請許可,違反者處三千元以下罰鍰。這項修正案首當其衝的就是平溪天燈,新北市府為了保護這項民俗資產,訂定天燈施放管理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