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老鷹半年銳減45隻?學者:基隆港河川整治、餵食禁令導致食物減少

2018-03-19 19:10

? 人氣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世一指出,北部老鷹面臨食物來源減少的危機,半年來已減少45隻。(資料照,陳世一提供)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世一指出,北部老鷹面臨食物來源減少的危機,半年來已減少45隻。(資料照,陳世一提供)

基隆港河川整治工程,卻讓北部老鷹陷入生態危機?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世一指出,北部老鷹多年來仰賴基隆河的攤商廢棄物、攝影者餵食維生,然而在環保意識抬頭、河川整治完整,加上基隆港禁止餵食禽鳥後,北部老鷹面臨食物來源減少的危機,半年來已減少45隻。他呼籲,相關團體或政府單位應思考對策,防止老鷹數量崩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俗稱老鷹的黑鳶,是台灣的猛禽留鳥,也是基隆市市鳥,牠們雖有抓活魚、抓小動物的能力,但並不是常態,整體看起來比較像禿鷲、兀鷲,是腐食性的群居猛禽。而基隆港原先是北部老鷹重要的覓食地點,如今在河川整治工程及餵食禁令下,讓牠們陷入數量銳減的危機。

87.46%老鷹於基隆港覓食 棲地僅佔4.13%

陳世一指出,根據《台灣地區黑鳶保育行動綱領》1997至2003年黑鳶覓食地點統計,老鷹水域覓食佔全台所有覓食地點95.87%,基隆港則佔87.46%,而老鷹在樹林、空中等棲地只佔4.13%。由此可知,棲地保護得再好,也無法提供老鷹足夠的食物,而北部老鷹的食物主要在水域,基隆港是重要的覓食場。

過去攤商碎肉放水流、攝影者餵食 基隆港成老鷹獨特生態系

根據中央社去年發佈的「2016年全台黑鳶黃昏聚集同步調查」,全台老鷹總數626隻,數量比2015年多了200隻,北部增加112隻,南部老鷹增加約40幾隻。

陳世一並引述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助理林惠珊的說法指出,老鷹大增的原因,是近年政府停辦滅鼠週、毒鳥事件減少,加上農委會最近年推廣友善農業,讓土地上的食物增加,老鷹生存的壓迫有了緩解。

然而,為何北部增加的老鷹數量,卻比擁有廣大農地的南部還多?對此陳世一說明,基隆港海洋廣場2009年建成、橡皮壩2011年啟建後,旭川流入港中的有機物大減,拍攝老鷹的攝影者發現這種情形,便以豬肺、雞皮、肉片等肉類抛食;陳指出,這波拋食高峰期落在2013到2015年,而在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仍有愛心人士持續分享食物給老鷹,吸引北部各地的鷹群常前來覓食,這是北部鷹群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穩定食物源,加上近年年氣候良好,颱風較少,才使得北部老鷹總數大增。

2018-03-19-基隆港過去曾是老鷹聚集、吸引攝影愛好者的攝影聖地。(陳世一提供)
基隆港過去是老鷹聚集、吸引攝影愛好者的攝影聖地。(資料照,陳世一提供)

為什麼基隆港對北部的老鷹那麼重要?高雄港、台中港以及花蓮港怎麼都沒老鷹?對此陳世一說明,因為基隆港是深入市街的天然良港,注入基隆港的南榮河、西定河匯流入旭川,再注入基隆港南岸,溪河邊有多個市場,長期以來攤商處理禽、畜、魚類後的有機廢棄物就丟入溪河匯入港中,餵養了老鷹百餘年,早己形成獨特的基隆港生態系,同時也形成基隆人與老鷹長期相處的獨特情感關係。

環保意識高漲、旭川攔河壩高築 河川有機物漸減

陳世一接著說明,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將廢棄有機物丟入溪河的攤商己大減,加上旭川河口設置的橡皮壩高位攔阻,使有機物流出變少,通常下大雨後湧出的有機物較多,雨後1、2天也常是老鷹聚集較多的時候。

基隆港餵食禁令 切斷北部老鷹穩定食物來源

陳一世表示,2016年基隆港禁止餵食後,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仍有少數愛心人士持續固定給食,但受到檢舉。2017年6月底沒人給食後,基隆港的食物來源大減,北部老鷹的數量也跟著掉下來了。他認為,拍攝者以食物誘拍的行為雖不值得鼓勵,但他們卻實質補充了老鷹的食物。

2018-03-19-基隆港過去曾老鷹聚集,禁止餵食的告示卻擋住了牠們的食物來源。(陳世一提供)
陳世一指出,沒人給食後,基隆港的食物來源大減,北部老鷹的數量也跟著掉下來了。圖為基隆港告示圖。(資料照,陳世一提供)

陳世一表示,在基隆港禁止餵食後,相關團體或政府單位並沒有提出配套措施,使老鷹又陷入食物不足的窘境;政府禁止餵食後,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愛心給食者還有間接為老鷹補充食物,真正停止給食其實才半年的時間,北部老鷹的數量已大減45隻。

陳世一呼籲,「老鷹不是為大砲而存在的」,也不為調查研究而存在;老鷹不是工具或試驗品,未來基隆港必定會整治乾淨,食物不再流出,他希望能未雨繆綢,努力思考對策、付諸行動,才不會使北部老鷹的數量再次崩跌。

 

喜歡這篇文章嗎?

風傳媒報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