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概念聽來抽象,但在台北市,除了發揮在近2年的防疫實戰,更不知不覺改變城市生活體驗。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接受《風傳媒》專訪,除了介紹防疫儀表板整合各項數據幫助決策以外,還有智慧無人電動公車、智慧垃圾桶i-Trash、5G共桿、WeMo共享電動機車,和先前三級警戒時讓學生線上學習的「酷課雲」,黃珊珊說,台北市可以成為各種技術的實驗室,許多新創的設計就可以不用怕失敗,但若能成功運用,「進步就會突然發生」。
黃珊珊解釋,智慧城市就是「政府出題、企業解題」,企業提出solution(解決方案),因為很多新科技上路前要有實驗場域,以前政府資源不會隨便讓企業來試,但北市府設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專家學者驗證,讓相關構想與技術在台北市先試。
黃珊珊:智慧無人電動公車台灣還沒通過,但已賣到泰國
黃珊珊舉例,像智慧無人電動公車已經在信義路上測試1、2年,台灣還沒通過,但已經賣到泰國,因為在信義路上測試獲得完整數據、安全性,變成商業模式,晚間12時在路上測試,看面對紅綠燈、各項距離是否順利。
另外,像在內湖5個公園試行的智慧垃圾桶i-Trash,也是市府輔導的廠商,丟垃圾、廚餘時插悠遊卡付費,送資源回收時也是插卡獲得回收費,就不用等晚上拎垃圾、等垃圾車,很多議員里長也很希望在當地試辦,但黃珊珊強調,目前僅是實驗試辦,若順利要在市府廣設,也需要經過招標過程。
亦有新創產業因為這樣扶植成長。黃珊珊提到,像WeMo共享電動機車獲提案、試辦2年,待模式成熟後,北市府訂立《共享運具自治條例》,要試推共享汽車也可向市府申請,最後前者公開招標時,有WeMo、GoShare、iRent三足鼎立,等於透過試驗,模式成熟後,當政府採購招標時成功上線的例子。
黃珊珊:未來信義區或許會推動AR、VR元宇宙
黃珊珊解釋,目前市府每年收案2次,由專家學者驗證,最新的案子是做5G共桿,整合監視器、Wi-Fi、路燈、智慧號誌,由台北市電腦公會成立共桿的整合聯盟,會有3支設在市政府後門,若共桿試驗得好,也許別的縣市政府會採購;也在試驗「智慧號誌」,不要讓人開車半夜2時在等紅燈,若AI檢測都沒車會讓民眾先走;或是感應到救護車時改為全線綠燈,也已試辦7個路口,「未來信義計畫區或許還會推動AR、VR的元宇宙。」
黃珊珊說,未必實驗都成功,但台北市願打造成一個「失敗也沒關係的實驗室」,或許失敗僅是因為不夠務實,但技術很好,就有可能成功,例如有年輕人提案試辦線上公祭的APP,還頗受歡迎,北市府後來透過正式招標,徵選合格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