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爆發後,台灣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圍堵共產黨勢力的前哨站,歷經國共內戰失利、退守海島一隅的蔣介石,再度成為美國的盟友。一九五四年美、台簽署協防條約後,面對來自華府壓力,老蔣以實質上放棄對中國大陸與金馬外島主權的文字堅持,來換取美方對台、澎安全防衛的承諾,而國府的正當性與國際地位也獲得強化。迄今將近四分之三世紀以來,不論雙方有無正式邦交,「對美關係」依然是中華民國外交的重中之重,當今有意角逐總統大位的台灣政治人物,不分黨派,都以赴美訪問作為爭取華府支持與累積個人政治能量的重要途徑。然而,這絕非今日才出現的現象。
回顧歷史,一九四九年後蔣經國曾五度訪美(不包括一九五六年兩次密訪太平洋美國屬地塞班島),藉由「訪美」以及環繞此議題所衍生的諸多紛爭,吾人得以一窺小蔣如何領悟台、美關係,以及這個議題如何牽動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關係,並成為海內外政敵攻擊他的焦點。持平而論,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作為全球霸權,其對外政策經常是自身內政議題的延伸;而台灣的情況恰好相反,內部諸多政治角力與折衝,往往是對外(特別是對美)關係陰影下的投射,此種反差與對比,在小蔣歷次訪美所產生的問題上,被強烈地映照出來。
啟動本土化工程,仍擺脫不了大陸時期憲政框架
最後,小蔣啟動國民黨本土化的工程,以及台灣逐步自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無疑是一條漫長、曲折而艱辛的道路。一九四九年以來,在國際社會中以代表「全中國」正統地位自居的國府當局,以「反攻大陸」的最高國策與伴隨而來的軍事、政治與社會動員,相當程度化解了各方對蔣介石威權領導的反抗暗流。一九七一年秋天起,國府先後失去聯合國席位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外交承認,面對此一局面,接班的蔣經國勢必要在國政大方向上有所調整。一心一意想光復大陸的蔣介石,傾向於把國共之爭視為「兄弟鬩牆」爭奪家產,兩岸之間再怎麼激烈爭鬥,但彼此對於「一個中國」的立場並無懸念。蔣經國在主持台灣政局之後,縱使無法拋棄國府已遭國際主流社會否定的「中國」之性格與元素,卻依然繼續堅持「一中」原則,然而他也開始嘗試重新去界定「中華民國」的意涵,設法在險境中爭取生存空間。
四十年來,蔣經國從最初主掌情治特務工作、參與「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經歷七○年代國民黨的正當性嚴重弱化,以及隨之而來風起雲湧的海外台獨運動與島內「黨外」勢力的急遽發展,直到八○年代著手開啟全面民主化,從壯年步入老邁,其心路歷程與內心轉折為何?在台灣生活大半輩子之後,他對於島上總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本省籍民眾,是如何理解與認知?來自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壓力,對於他處理省籍問題、台獨運動、本土化與民主化又發生了何種作用?終其一生,蔣經國無法全然拋開一九四九年以前大陸時期所留下來的憲政法統框架,以及父親留下來那具有強烈道德色彩的「光復大陸」之沉重包袱,而主政後所面對的諸多內外艱困挑戰,又迫使他必須逐步讓政治走向「可控」與「有限」的在地化,並接受伴隨民主化而來的諸多政治遊戲規則。